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执行力的病症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2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小米  浏览次数:311

什么叫执行力?一个团队执行力犯了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病?……

以上几个问题,很多人理解起来起来其实是有严重歧义的。有人把执行方式方法得当与否和执行力强弱搞混淆了,有人把结果搞定叫执行力,有人推崇给加西亚送信的人……

其实,执行力不强应该只有一个根本病状——政令不通!由其延伸的现象很多:我是天下第二,老板不发话这事就干不成;出令必得三令五申,拖拖拉拉成常态;团队内部办事主要依靠“艺术性”,而不是按制度来……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病症?

相信每个老板内心都是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像军队一样能做到“令行禁止”的,也肯定知道“执行力强”的好处,但是为什么会发生执行力不强的局面呢?

原因有二:一是还历史债,二是缺乏管理意识。

所谓“还历史债”是指在企业创业之初,老板是顾不上许多讲究的,只要能给我挣钱的员工就是好员工,容忍和助长了部分功勋员工的不听指挥的恶习,最后形成了普遍的尾大不掉,以至于投鼠忌器。

所谓“缺乏管理意识”是指许多老板眼里的“经营指标”就是“卖多少货、赚多少钱……”,忽视了执行力也是重要的经营指标,是企业“健康、持续、壮大”的保障。

既然知道了执行力不强的原因,那就得在基于现状的前提下、解决老板的顾虑的基础上,实施合理的变法。说白了,老板要的是改革和稳定两不耽误,既要打死老鼠,还不能把瓶瓶罐罐给砸了。

那么,对于执行力该如何诊断下药?笔者认为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制度完善≠执行力强

完善的制度可以让执行力变强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小的公司制度那是许多的、而且是规范的,但为什么执行力仍然不强呢?

执行力在员工层面而言,其实就是习惯和意识问题,这种习惯和意识并不会因为法制的完善而提高。比如一个国家,犯法行为并不会因为法制的完善而彻底消失,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比例关系。

制度的完善,其作用只能判断员工是否违反规定,是员工的习惯和意识出了问题还是公司要求不到位。

二、打造执行力贵在执法

如果说执行力强的表象是“有法必依”,那么打造执行力的关键就是“违法必究”!

有很多老板陶醉于流程的整理和制度的规范,以及公文的下发,但是,只要不行使执法权,规矩越多的企业反而越乱。原因有二:

其一,越来越多的制度违反而不受制裁,会导致越来越不尊重制度,执行力越来越差;
其二,制度越多越细,有人遵守、有人不遵守,会越来越乱,还不如都按不遵守的江湖搞法实施,虽乱但至少还统一,出现的问题估计比较一致。好比蚂蚁推车,怕乱不怕歪,歪一点至少还在前进,要是大家劲不往一个地方使,反而会寸步难行。

执法权倒底对执行力有多大作用呢?大家看看孙子为吴王练兵的故事。

孙子把《孙子兵法》呈给吴王阖闾,吴王看过大悦,问孙子:“先生所著的十三篇我都看过了,能用来操练军队么?”孙子说:“当然可以”。吴王有意为难孙子,于是将自己后宫美女编成两队,交给孙子操练,并将自己最宠信的两名嫔妃提拔为两队的头。

第一次击鼓要求队伍向右,美女们却相视哈哈大笑。孙子说道:“约束不明,条令不熟,将之罪过。”于是又反复强调、反复演练了操作规程。第二次击鼓向左,美女们还是笑声不止,无一人认真操练。孙子怒而吼道:“约束不明,条令不熟,将之罪过;既已明确而令不行,队长之罪也。”乃欲斩之。吴王见孙子动真格的,要斩爱姬,于是求情释放。孙子对答:“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斩了两位队长后,美女队伍操练时,整整齐齐、中规中矩,无一人再敢嘻嘻哈哈,执行力大大提高。孙子对吴王禀报说:“这支队伍,虽赴汤蹈火也不在话下。”

真所谓“兵不斩不齐,将不斩不勇”。

三、抓执行力从新兵蛋子抓起

从娃娃抓起,那是教育;从新人抓起,那就是抓执行力的方向之一。

凡是执行力不强的公司一般忽视公司培训,特别是忽视入职培训。把培训工作简化为职业技能的培训,甚至是岗位职责的培训,其目的大约是为了立即让员工学会为公司赚钱的本领,而忽视了公司文化、经营理念、行事方针等内部管理文化的灌输。

在动物园里,一根细细的铁链就可以栓住一头大象,是大象挣扎不开吗?不是的,是因为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曾经进行过无数的挣扎,都失败了,它已经形成尊重约束的习惯了。

反之,新员工你不抓住机会培训,等他成为“老猴子”了,估计就不是一般的链子能拴住了,甚至在挣扎过程中会摔坏许多东西,平添更多的损失。

四、抓执行力从小事抓起

抓执行力就必须执法,执法一般来讲就会带来损失。小则损失人,中则损害事,大则让公司局面失控。

执行力是可以从小事开始教育的,而等到出大事了才去教育和制裁,往往会有更大的损失。

尊重规章制度、尊重上级说的话……,都应该注意狠抓小事。忽视小事,则一般会出现大事以至于不可控、不能控、不敢控,最后就是制度妥协于执行力。

联想有个“制度文化”,即斯巴达方阵文化,强调的是“集体力量和制度的刚性”。所谓制度的刚性,就是提倡尊重规矩,是执行力的标志。从哪里抓起的呢?从会议迟到抓起的,据说柳传志自己都罚过自己的站。

杀鸡吓猴这事一定要做得好,一定要起到震慑的作用,才能保证用很小的代价换来普遍员工习惯和意识的形成。

对于执行力,行业内多数观点强调制度的完善和培训的宣导,但笔者认为要能结合以上实际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才能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轨,制度不能服务于结果的结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