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一起兔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15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66
  摘 要: 2004年8月,太原市某小型兔场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疫情,死亡率达13.6%。经对发病情况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球虫病,经用药物治疗,疫情得以控制。

  关键词: 兔球虫;诊断;治疗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兔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的家兔都易感,尤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为严重。2004年8月,太原市某小型兔场发生一起兔球虫病,损失较大,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太原市一存栏375只肉兔的兔场,2004年8月10日,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病情,8月17日开始出现死亡现象,到8月20日已死亡51只,死亡率达13.6%。在此期间曾用氟哌酸饮水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2  临床症状 
  急性病兔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兔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精神沉郁,伏卧不动,两眼无神,眼鼻分泌物增多,腹泻,粪便呈褐色,有腥臭味,排尿频繁,腹围增大,肝区肿大且触诊疼痛,可视粘膜轻微黄染。个别病兔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痉挛, 头向后仰, 四肢划动, 惨叫而死。幼兔生长停滞,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肛门周围被粪便沾污,腹部膨胀、腹部皮肤发黑,衰竭而死。
  3  剖检变化 
  肝脏、胆囊肿大, 胆汁浓稠色暗。肝脏表面有白色圆形小结节。空肠后段、回肠粘膜肿胀充血, 其内充满粘液。有的肠粘膜淡灰色, 有许多白色小结节,偶见化脓性病灶。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笔者首先怀疑球虫感染,然后经过粪便检查进行了诊断,确诊为兔球虫感染。具体方法如下:取10 g新鲜兔粪于100 mL烧杯中,加少量饱和盐水搅成糊状,再加饱和盐水至100 mL,用纱布过滤后静置0.5  h。用小铁丝圈接触液面沾取水膜至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球虫卵囊。
  5  治疗 
  用氯苯胍驱虫,按1.5 g/kg拌入饲料喂服,约2周后,除死亡兔外,其余兔康复,生长良好。
  6  体会 
  兔球虫病俗称“大肚子”病,临床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死亡率可高达80%~90%,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多发于7月份~9月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其感染传播途径为,兔粪、兔舍、运动场、料槽、饮水用具等。一旦造成感染,很快形成流行传播。
  对球虫病应重点进行预防。一旦发病,治疗极为困难。为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临床用药时,应在短时间内有计划地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球虫药。
  预防此病的根本途径是杜绝传染源。通过切断球虫生活史的方法把球虫“困死”,关键是防止粪便污染草料、饮水、乳头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