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快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浩天  浏览次数:206
     羊快疫主要发生于绵羊,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羊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腐败梭菌,革兰氏阳性的厌氧大杆菌,菌体正直,两端钝圆,用死亡羊的脏器,特别是肝脏被膜触片染色后镜检,常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在动物体内外均可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可产生多种毒素。具有致死、坏死特性。发病羊多为6~18月龄的绵羊,山羊较少发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通常以芽胞体形式散布于自然界,潮湿低洼的环境可促使羊发病、寒冷、饥饿和抵抗降低时容易诱发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约10%~20%,病死率为90%。

     临床症状  羊突然发病,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常常在放牧途中或在牧场上死亡,也有早晨发现死在羊圈舍内。有的病羊离群独居,卧地,不愿意走动,强迫其行走时,则运步无力,运动失调。腹部臌胀,有疝痛表现。体温有的升高到41.5℃,有的体温正常。发病羊以极度衰竭、昏迷至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

     诊断  在羊生前诊断本病有困难,根据临床症状只能初步诊断,死后剖检可见真胃出血,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检验。
  抹片镜检:用死羊肝脏的被膜触片、染色、镜检,可见到无关节的长丝状菌体。
  分离培养:常用葡萄糖血琼脂和肉汤分离病菌后作生化试验。
  动物试验:将新鲜病料肌肉注射小鼠或豚鼠,常在24h内死亡,立即采脏器做触片镜检。

防治措施
  治疗 大多数病羊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那些病程稍长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羊每次160~320万单位,每天2次,或内服磺胺嘧啶0.1~0.2g/kg体重,每天2次。辅助疗法是:强心、补液解除代谢性酸中毒。可用含糖盐水500~1000ml,5%碳酸氢钠100~150ml,10%安钠咖10~15ml,混合后静脉注射,或内服20%石灰乳,每次50~100ml,每天1~2次。对可疑病羊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如饮水中加入蒽诺沙星,或环丙沙星。
  预防措施 在疫区内的羊每年应定期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或五联(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灭活疫苗。用量按疫苗使用说明书。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受寒冷刺激,严禁吃霜冻饲料。
 

返回顶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