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该如何发年终奖?
对员工来说,收入问题永远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到了年底,奖金如何发放,无疑备受关注。对员工年后是各奔东西,还是去而复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刊在收集众多企业高管和采访嘉宾的意见时,大家一致认为年终奖发放要讲技巧,可是拿出来的方法却正好相反,而且理由都非常充分,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际案例,在此本刊就将这方面的两种意见一起整理出来,请读者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
正方:年终奖分期发放,就像是风筝的线,员工为了把余下的钱拿到,就必须回来上班。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如果员工年终奖是10万元,那就把这部分钱分批发放,年前发5万,剩下的5万,年后平均每个月同工资一起返到每个人手中,同时嘱咐员工过完年在什么时间段之前准时到公司报到,才能领取剩下的奖金,这样员工既有盼头同时自己团队也不容易散。这种方法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员工离职的意愿,就像顾客购买的冲动一样,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行动,就会迅速消失。
即使员工返回是不情愿的,但是当他年后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看到熟悉的领导和同事、顾客,很快就会重新融入原有角色,放弃离职的打算。如果公司一次性发放到位,员工离职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那绝大部分想要理想的员工就会一去不返。
还有的公司,为了防止员工节前提前请假,节后迟到,领导会在放假前最后一天,在公司所有岗位走一圈,给当天在岗的人发“过节费”,早走的人不再享受;对节后第一天就上班的人,每人发放红包,过期不候。一般过节费和红包都是100元,虽然不多,效果却非常理想。古人云:因势“利”导,此言不虚啊。
反方:年终奖必须痛痛快快一次发下去,并作出分配建议。
一般接近年底,老板一方面担心员工过完年一去不复返,一方面就想着法如何少给他们福利,这样自己才不会亏损,或者扣押员工的薪水,这样员工本来过年回家需要花钱,还压一部分,一气之下剩下的大不了不要了,然后下定决心另寻东家,而且到了下家公司还指不上会想着什么法来“回报”你,这种现象目前在保健品行业非常普遍。
做人应该有舍才有得,每年过年的时候,有的公司都会特意在员工当月工资基础之上,多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而且财务会专门把多给的这一个月工资做成明细表,写清多少钱该给父母花,多少钱给亲戚朋友买礼物,多少钱给自己添新衣服和生活用品,无论他们最后是怎么花的,公司尽心了,员工心里不管怎样都是非常开心的;对于打工族来说,是逐利而居的,如果员工跟你干能够让员工比跟别人干赚钱多,你撵都撵不走,根本不用考虑员工流失的问题。(责编:魏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