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
一、喜欢听好消息,错失了发现企业真相的机会。
当年,八佰伴的生意如日中天,总裁和田一夫把家搬到了中国香港,并将大多数业务交给弟弟打理,他本人主要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但不幸的是,财务报表到处都是“水分”。结果,只喜欢听好消息的他,始终没有对财务数据一一核实,也没有发现问题,一直相信公司赢利状况很好。等危机完全爆发出来后,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
二、只有明星领导,没有明星团队。
华为是任正非,海尔是张瑞敏,联想是柳传志,TCL是李东生……每一个企业都对应着一位明星企业家。但是,人们对明星企业家背后的团队却知之甚少。实际上,明星企业家仅仅是其背后团队的一个代言人而已。超速企业的背后必有一个强势团队支撑。仅仅以高薪或股权来回报团队成员,是无法满足团队成员的成就感的。过于强调明星企业家的个人形象,而忽略整个团队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极有可能导致关键人才的出走。
战略
一、有钱就赚。
二、不恰当的多元化导致了企业结构性的障碍。
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很多企业在多元化发展中,在主业尚未做大、做强、做实时,就盲目涉足并不熟悉的行业,战线拉长拉大,使人、财、物和管理各方面资源分散,结果顾此失彼。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在一个领域不能做第一名或第二名,就不要进入这个领域。”国内很多企业都走过非相关多元化的弯路。
三、盲目追求规模或速度,造成企业资源严重透支。
财务
一、一味追求销量,忽视回款质量。
比较直观的表现通常是产品销量激增,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虚假繁荣,主要表现在产品的销量增加,而回款却减少,即企业只重视产品是否销出去了,却忽视了回款是否及时到位。更主要的是企业的考核及奖惩一味以销量为指标,却忽略了健康的回款周期。
二、通路铺货占用大量资金。
三、注重财务扩张,忽视财务防御。
忽略财务防御,容易导致“一根草压死骆驼”。如1996年进入全球500强之列的香港百富勤公司,1998年初却因为缺乏足够现金无法偿还几千万美元的债务而被迫破产,10年辉煌毁于一旦。
组织
一、组织规模难以控制——业务疯长,人员疯长。
企业超速成长,其规模也必然随之扩大。这就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当年三株短短几年时间,营销大军达到了15万人。但是,三株的失败,很大的原因也就在于业务疯长带来的人员疯长,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了重大问题。
管理者当然会意识到人员疯长所带来的弊病——管理混乱、成本增加、执行缓慢。但是,在业务疯长的时候,这些问题很容易被掩盖,因为销售数据很漂亮,人员增加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其实,“鲜花”与“毒草”总是一起疯长的。
二、管理的重叠与空白。
三、授权问题:一放就散一收就乱。
企业长大了,对老板而言,授权是必然的,只是授权多少的问题。但是,老板却往往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放就散,一收就乱。
其实,授权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有效率的授权是将目标授权,而不是将做法授权。例如Google公司的发展并不是靠两个年轻的领导者制定战略然后实施,而是靠中层员工自己创造。
人力资源
一、杀鸡用牛刀。
创业早期,阿里巴巴请过很多“高手”,一些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曾加盟阿里巴巴,结果却是“水土不服”。马云认为:“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一样。”其实,这种现象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普遍。超速企业在巨大的管理压力下会引进高素质空降兵,但却忽略了企业并不具备让这些人发挥能力的管理基础。
二、公司缺乏透明度。
钟天创立的公司发展迅速,他也颇为得意。不仅把公司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从来都不将相关财务制度放在眼里,而且还将自己家里的所有开支拿到企业里报销,并且时常安排企业员工帮助处理家庭琐事。此外,公司在用人标准甚至是相关业务信息上面,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导致大多数员工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留不住人才,更留不住知识。
如今很多企业不再奢望自己能够培养出许多人才,并一辈子留为己用。在这种情况下,最务实的做法是让人才在职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把成果留在企业,将来即使员工突然离职,只要他把项目所需的技术、累积的经验、资讯与知识留下即可。
明基之所以敢于去接手西门子手机业务这个大“摊子”,很大程度是因为明基有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有信心用明基的管理方式再造西门子手机业务。
四、用兵而不养兵。
五、功臣后遗症。
企业开创之初,创业元老为企业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等到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当年拼劲十足闯天下的创业元老大都“一身疲惫”,好像到了“更年期”。他们的能力相对于职位,已经远远落后,甚至成为了企业继续发展的阻力。
“不用他,我没有今天;用了他,我没有明天!”很多老板在面对创业元老时苦不堪言。
全部砍死?落得个卸磨杀驴的恶名,也寒了众人的心,从此无人为企业卖命;让他们继续占据高位?又会阻挡众多才俊们的前进之路。
六、需不需要出让股权,什么时候出让?
在经历了几年的超速发展之后,企业会遇到瓶颈,要想完全依靠自己一直保持这么高速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一股独大永远做不大!
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让企业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和实力,寻求技术合作伙伴可以让企业在技术上如虎添翼,让员工尤其是高管参与决策并充分激励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些都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出让股权。那么,需不需要出让股权?什么时候出让?以怎样的方式出让才最合理?是一个人独享蛋糕呢?还是与他人一起把蛋糕做大了再分享?这些问题都是老板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