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的精英团队,我们被调往连年亏损的东莞市场。公司主营出入口管理和智能系统,但东莞的竞争对手以小公司居多。除技术和工艺外,铝材和不锈钢的品质在产品中占很大成本,他们以紧邻广佛“建材之乡”的优势打价格战,使得前团队在东莞市场屡屡挫败。
接下任务,我有一种被公司认可的自豪,也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
跟前团队交接工作时,他们指着车窗外一个非常气派的在建工业园说:“这个单你就不用去了,我们去过多次,他们已经和其他公司签合同了,死单!”这个工业园占地50000平米左右, 从外观看豪华气派、沉稳大方,整体已基本完成,正在做围墙和绿化等收尾工作。出入口目测20米左右,在我们的客户中这应该算是中型单。
晚上回到驻地,脑子里不断出现那个豪华的工业园。我们公司的产品在上百家同行里算是领先的,不管是品质还是外观都有优势。那个工业园既然建得那么豪华,老板一定非常重视品质和外观,怎么会用一个小公司的产品呢?但前团队去过多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已经订了”,还说我们的价格过高,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觉得不管怎样,明天一定要去探个究竟,毕竟这不是个小单。
闭门羹
早上8点50分,我驱车直驶工业园,保安招手示意停车。
“曾总到了吗?”我对保安说。
保安警惕地问:“你跟曾总约了吗?”
“嗯,他约我9点过来谈项目,他到了吗?”我问。其实我知道曾总已经在工业园了,他的“雷克萨斯”就停在园内。来时我已从前任那里了解了基本情况:曾总,台湾人,开“雷克萨斯”,办制鞋厂,财大气粗。
保安挥手说:“曾总在后面工地。”
我没有直接去后面工地,而是先进入前面大厅,因为里面正在贴地砖,我想看看老板都用什么品牌的建筑材料,从侧面了解老板对品质的要求。大厅里的工人正在贴“××波罗”地板,铝合金用的是“×昌”,门已经安装好了,是个我不了解的品牌,但从外观也可以看出质量不凡。曾总果然如我所猜,是个注重品质的人。
来到工地,我“扫遍”工地所有人也见不到一个像老板的,难道曾总不在工地?这时过来两个类似公司行政的年轻人,他们指着一个穿灰色T恤、衣服都汗湿了的中老年人说:“那就是曾总。” 我一惊,跟他所拥有的一切太不搭调了吧!他正在大声地吆喝指挥挖掘机如何施工,看得出他非常有原则、重质量,总之跟其他老板不大一样。
等他指挥完转身时,我迅速走过去大声说(因为有挖掘机的噪音):“您好,曾总!”
他见我提着包,一眼就看出我是推销业务的:“有什么事快说,我很忙!”
我递上名片:“很荣幸见到您,我是深圳×门公司的业务小李。深圳×门公司是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出入口管理系统提供商,希望能有幸为您的企业提供出入口解决方案。”
“×门哦,你们的业务员来过,我们已经订了。”曾总说完就转身往工地走去。我跟上去想再和曾总谈一下,哪知他根本不再给机会,用手指着我不客气地说:“你不要跟过来哦,说了没得谈了。”没辙,我只能告辞了。
出门时我递给保安一支烟,“你们这么大的出入口没门不好管理吧!”
“是啊!不过听说门已经订了,可能就快安装了吧!”保安说。
投石问路
难道真的没机会了吗?不管怎样,不能就这样放弃。时间紧迫,我拿出手机给负责其他镇的同事打电话:“小左,你下午忙吗?我这里需要你来配合一下。”
“可以。”
“你带上×昌(东莞本地一家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的产品资料,记得把我们自己的衬衫换掉(衣领上有公司的商标)。”
下午3点,同事小左来了,我让他以对手业务员的身份再去拜访曾总,要把价格报高,越高越好,并交代了一些细节。我让小左从正在施工的围栏中溜进去,免得被保安盘问,而我则在大门口和保安闲聊,看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产品是否确实订了,或者还有无其他人负责这方面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