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脓疮(羊口疮)
传染性脓疮(羊口疮)
羊口疮是山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
(1)病原 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散播在地面的病毒,经过秋、冬至翌春仍有传染性,对高温和甲醛较敏感。
(2)流行特点 病毒通过病羊、带毒羊经皮肤或伤口感染传播。羔羊、幼羊发病较多,常呈群发性流行。
(3)预防措施 ①定期注射弱毒或灭活疫苗,免疫期2年。②严防创伤感染,饲料和垫草应尽量拣出芒刺。③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羊舍和用具用2%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等彻底消毒。
(4)治疗方法 ①用0.1%~0.2%高锰酸钾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碘甘油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每天1~2次。②出现全身症状时,可每日肌注磺胺嘧啶30毫升、安定痛10毫升、病毒灵20毫升,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