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绵羊矛形双腔吸虫羊鞭虫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2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86

绵羊矛形双腔吸虫羊鞭虫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

1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急剧拉稀,粪便恶臭;脱水,消瘦,食欲减退,直至废绝;体温正常,脉搏微弱,病程3~5d,最后卧地不起,直至死亡。对患病羊应用复方敌菌净、痢菌净等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 剖检变化

肝脏肿大、充血,胸腔、腹腔蓄积透明的渗出液,胆管增生、肥厚、胆囊扩大,其中含有多量粘液和多量矛形双腔吸虫虫体。肠粘膜弥漫性出血,盲肠含有多量羊鞭虫。

3 细菌学检验

取剖检病死羊肝脏、肾脏、淋巴结进行触片,分别应用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镜检没发现致病菌。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死尸剖检所见和实验室细菌学检验,最后确诊为绵羊矛形双腔吸虫羊鞭虫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5.1 诊疗

5.1.1 三氯苯丙酰嗪(海拖林),剂量50mg/kg体重,配成2%悬浮液。丙硫咪唑剂量10mg/kg体重,一次内服。

5.1.2 吡喹酮胶囊:剂量60~65mg/kg,一次口服。

5.1.3 对症治疗:为调解体内酸碱失衡,水分及电解质的流失、脱水,服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碳酸氢钠2.5g,加温水1000mL溶解后灌服,连服3d。

5.2 预防

5.2.1 预防性驱虫,对羊群定期进行虫情监测,应用水洗沉淀法检查绵羊粪便虫卵。根据虫情监测情况,进行预防性药物驱虫。

5.2.2 粪便生物热杀虫:对圈舍内的粪便定期勤起勤垫,清理的粪便最好放在离圈舍稍远的地方,堆积发酵。

5.2.3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注意饮水卫生,饮用水源要加以保护,防污染。饮水槽要经常刷洗,保持清洁。

5.2.4 在夏秋两季节,尽量避免到湿涝草地或沼泽放牧,应选择干燥的草地放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