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不迁怒,不贰过”的启示
今天有幸拜读了儒家经典《论语》,看到《雍也篇第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据传孔子一生授徒约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列名四科者十人。在其七十岁时说其弟子中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的也就颜回一人。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做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仔细品味这两句话真的感受颇深;若能很好的理解其中含义并加以应用,相信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会获益良多。我也深刻明白了古人为何讲“半部《论语》治天下”。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单位的小头目在家和妻子吵架后,到单位上班后就对底下的员工大发脾气;员工很生气,下班后走在路上看见一只流浪狗就踢了一脚;流浪狗被踢急了乱咬人,正好小头目的妻子路过就被咬了;小头目的妻子就很委屈也很生气,回家后就对自己的丈夫抱怨和发脾气;小头目当然也不舒服,上班后对下属还会去发泄自己的怨气……”造成了这种“怨气”周而复始的发生着,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委屈,但如果其中一人能做到“不迁怒”,对自己所遇到的糟糕事情坦然处之,我想这个故事也就不会这样恶性循环的发生下去!再想想工作中的抱怨,业绩不佳的时候总是有诸多的不满,抱怨市场行情的低落、公司政策的不灵活、其他人员的不配合、客户太挑剔、竞争对手优势太多……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反思过自己的过错吗?有句话说的好,“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抱怨”,遇事总是把责任推脱于其他人,如果在业绩不佳时我们多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理性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我们的努力不够,还是切入点没有找好,或者是没有更好的理解客户的需求。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拿出合理解决的方案,相信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们每天要能反省:“工作(为人谋)、人际关系(与朋友交)、学习与传授(传习)”这三项日常的活动中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这种反省是有标准的,有指向性的,只要真正做到了儒家规范的“谋而忠,交而信,传而习”的“三省吾身”。相信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迁怒与贰过”了。
潍坊诺达药业 王晓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