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由于天气冷,畜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易发生多种疾病,防治用药比较困难。以最小的药物(药费)投入,取得最有效的防治效果,是每个养殖业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畜禽传染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千方百计搞好免疫接种工作,使畜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根据秋冬季畜禽疫病流行的特点,猪、牛、羊必须接种牲畜口蹄疫疫苗,种猪和仔猪还要注射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蛋鸡要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疫苗。同时,要根据疫情发生与流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使用预防性药物,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健康畜禽,增强其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要经常对栏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坚持带畜带禽消毒,力求使病原体密度降到最低限度,使环境得到净化,减少畜禽疫病感染机率。
二、安全、高效、方便、经济是选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施药者应该尽可能多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药性、作用范围、适应症、用法、用量和应注意问题、施药时间等,才能在众多药物中选择理想的药物。
三、疾病发生时,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为主,并不否定治疗的作用。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把病情控制和扑灭于初发阶段,否则疫病会迅速扩大,病情恶化感染畜禽增多,治疗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会成倍的增加,经济损失严重。此外,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畜禽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并发、继发其它病,不仅增加诊断的困难,对治疗也带来更大的难度,经济损失就更为惨重。因此,根据疾病情况,按安全、高效、方便、经济的原则施药,决不能拖延。治疗时用药量要足,并坚持1-2个疗程,决不能随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