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客户的“心防”
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是位卓越的总统,也是一位伟大的沟通家,他说:“你在游说别人之前,一定要先减除对方的戒心。”接近是从“未知的遭遇”开始的,任何人碰到从未见过面的人,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些警戒心,相信你也不例外。当客户第一次和你接触时,他是:
●“主观的”。“主观的”含义很多,包括对个人穿着打扮、头发长短、品位,甚至高矮胖瘦等主观上的感受,以及因此而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直觉。
●“防卫的”。“防卫的”是指客户和销售人员之间有道捍卫的墙。
因此,只有在你能迅速地攻克潜在客户的心理防线后,才能使客户敞开心扉,客户才可能用心听你的谈话。打开客户“心防”的基本途径是先让客户产生信任感,接着引起客户的注意,然后是引起客户的兴趣。
销售商品前,先销售自己
接近客户技巧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将自己销售出去。
一位保险经纪人曾经说:“你以为我是怎样销售那些种类繁多的保险商品的啊?我的客户90%都没有时间真正去了解他们投保了什么,他们只提出希望有哪些保障,他们相信我会站在他们的立场,替他们规划。所以呢,对我而言,我从来不花大量的时间解释保险的内容和细节。我认为,我的销售就是学习、培养、锻炼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风格。”
“客户不是购买商品,而是购买销售商品的人”,这句话流传已久,说服别人不是靠强有力的说词,而是仰仗销售人员言谈举止散发出来的人性与风格。
丰田的神谷卓一曾说:“接近客户,不是一味地向客户低头行礼,也不是迫不及待地向客户说明商品,这样做,反而会引起客户逃避。我刚进入企业做销售时,我只会销售汽车。因此,在初次接近客户时,往往都无法迅速打开客户的‘心防’。”
在无数次的体验揣摩下,我终于体会到,与其直接说明商品不如谈些有关客户太太、小孩的话题或谈些乡里乡间的事情,让客户喜欢自己才真正关系到销售业绩的成败。因此,接近客户的重点是让客户对一位以销售为职业的业务主管产生好感。
下面,有两个接近客户的范例,可供比较。
范例1:
销售人员A:有人在吗?我是大林公司的销售人员陈大勇。在百忙中打扰你,想要向你请教有关贵商店目前使用收银机的事情。
商店老板:哦,我们店里的收银机有什么毛病吗?
销售人员A:并不是有什么毛病,我是想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更换新机的时候。
商店老板:没有这回事,我们店里的收银机状况很好呀,使用起来还像新的一样,嗯,我不想考虑换新的。
销售人员A:并不是这样的!对面李老板已换了新的收银机呢。
商店老板:不好意思,让你专程而来,将来再说吧!
范例2:
销售人员B:郑老板在吗?我是大华公司销售人员王维正,在百忙中打扰你。我经常经过贵店,看到贵店一直生意都是那么好,实在不简单。
商店老板:你过奖了,生意并不是那么好。
销售人员B:贵店员工对客户的态度非常的亲切,郑老板对贵店员工的教育培训一定非常用心,我也常常到别的店,但像贵店服务态度这么好的实在是少数;对街的张老板,对你的经营管理也相当钦佩。
商店老板:张老板是这样说的吗?张老板经营的店也非常好,事实上他也是我一直的学习对象。
销售人员B:郑老板果然不同凡响,张老板也以你为模仿的对象。不瞒你说,张老板昨天换了一台新功能的收银机,他非常高兴地提及您的事情。因此,今天我才来打扰你!
商店老板:喔!他换了一 台新的收银机呀?
销售人员B:是的。郑老板是否也考虑更换新的收银机呢?虽然目前你的收银机也不错,但是如果能够使用一台有更多的功能、速度也较快的新型收银机,让你的客户不用排队等太久,他们会更喜欢光临你的店。请郑老板一定要考虑这台新的收银机。
你看完上面这两个范例后,有什么感想呢?我们比较范例1和范例2中销售人员A和B接近客户的方法,很容易发现,A销售人员在初次接近客户时,单刀直入地询问对方收银机的事情,让人有突兀感,而遭到商店老板反问“店里的收银机有什么毛病?”A销售人员首次接近客户时,忽略了图片客户的“心防”及销售商品前先销售自己的两个重点。
反观销售人员B,却能够把握这两个原则,和客户以共同对话的方式,在打开客户的“心防”后,才自然地进入销售商品的主题。B销售人员在接近客户前能先做好准备工作,能立刻称呼郑老板,知道郑老板店内的经营状况、清楚对面张老板以他为学习目标等,这些都是促使销售人员成功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