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阴冷,光照少,刮风大,但因猪舍内保暖和通风不良,猪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易于繁殖和存活,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许多猪疾病趁虚而入,促成疫病的发生和严重化,因而冬季是猪病的高发季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预防为主,切实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猪群中保育猪更容易发病。猪的生长阶段包括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肉猪。保育猪是指21-28日龄断奶的仔猪从产房中转移到保育舍的猪,一般在保育舍饲养7-10周,然后再转移至育肥肉猪舍。保育猪由于身体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免疫系统),抗病力比较差,再加上饲养环境的改变,饲料的改变,应激因素多,如疫苗接种、猪只搬迁移动、饲养密度高等,使得保育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其它阶段的猪。
一、冬季猪常发的细菌性疾病
1、大肠杆菌病:主要分为三种。
(1)仔猪黄痢 这是指出生后几小时至1周龄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解剖病变是小肠粘膜充血、出血、水肿,肠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出血。
(2)仔猪白痢 这是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出惺臭的白色粘稠粪便为特征,解剖可见胃肠卡他性炎症。
(3)猪水肿病 这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消化道、眼睑水肿,运动失调,麻痹或完全瘫痪为特征,解剖病变最突出是水肿,胃、结肠肠系膜、眼睑、喉部皮下、腹部均有发生,尤以胃壁水肿最明显。
2、链球菌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高热,浆性鼻液,多处皮肤出现红色斑块,跛行,少数有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倒地,四肢划水状。关节肿大,行走摇摆,消瘦小猪易出现脑膜炎及相关症状,皮肤有出血点及紫红色斑块,胸腹腔有纤维素性絮片,并有黄色浑浊炎性渗出物,脾肿大数倍并发生粘连,病程长者出现纤维素性心包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全身淋巴结充、出血。
3、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发生2月-4月龄猪,体温轻度升高,先便秘后下痢,粪便黄绿色,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片,消瘦喜吃脏水,中后期皮肤湿疹,败血症。剖检可见耳后、腹部皮肤斑,脾肿大,色暗蓝似橡皮,全身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如索状,干酪样坏死,肠壁变厚。
4、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猪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目前在我们国家流行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养猪业重要细菌性疾病之一,猪副嗜血杆菌病是一种常存在菌,肺原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圆环病毒等都可以促进或加重此病的感染,2周龄-4周龄的青年猪均容易感染,但主要在断奶前后保育阶段的发病。通常见于5周龄-8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在10%-15%左右,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临床症状本病发生症状一般属于慢性感染,主要表现发热,体温升高,咳嗽,严重的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跛行,关节肿胀,严重的失调,有轻微的脑膜炎现象出现,可视黏膜发绀,皮肤发白,消瘦,耳梢发紫,急性病例皮肤发红,母猪发生流产,即使使用抗菌药治疗感染母猪,但分娩后往往会引发严重病症,哺乳母猪发病表现慢性跛行,可引起母猪行为极端弱化。病理变化胸腔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性渗出物凝乳块,心脏和肺脏表面覆有大量纤维渗出物与胸膜粘连,肺脏变化最为显著,另外,肺脏表面多处有化脓性病灶,腹膜也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肝脏、脾脏也可以见到纤维素性渗出物,关节肿大,剖检见到胶冻样渗出、诊断:猪副嗜血杆菌可以根据病史、流行病学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5、猪肺疫:肉猪多发,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犬坐姿势,耳腹部出现红色斑点,颈下咽喉急剧肿大,触怎坚硬有热痛反应,口鼻流白色泡沫,腹泻消瘦,解剖检查可见肺炎病变。
二、冬季猪常发的细菌性疾病防治
一大肠杆菌病
1、仔猪黄白痢
(1)免疫接种:怀孕母猪在产前28天和14天分别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2次。
(2)药物预防:仔猪出生第1天肌内注射万特肺灵0.3ml,第5天0.5ml,可有效预防黄白痢发生,断奶前一天肌内注射1ml可有效预防应激腹泻。
(3)药物治疗: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必须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营养补充等综合措施。抗菌药物用硫酸黏杆菌素注射液2.5-3mg/kg体重,盐酸黄连素2ml混合一次后海穴注射。
助消化药用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若仔猪腹泻脱水,可全天饮用口服补液盐。必要时结合腹腔注射5%葡萄糖10ml补充营养,止泻可用木炭末100-200g、磺胺脒0.6g、氟派酸0.5g,加水1-2L,让它们自服。
2、仔猪水肿病
预防:秋末冬初要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特别是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降低应激反应,还应注意:
(1)母猪怀孕30天和90天分别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产后2日给仔猪肌注猪血丙种蛋白。
(2)产后14-18日给仔猪注射水肿苗。
(3)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2周之间,用磺胺类拌料,1次/日。在断奶后严格控制好饲料的饲喂量。
治疗:
(1)口服硫酸镁15-25g,每日一次。
(2)卡那霉素2ml、5%碳酸氢钠30ml、25%葡萄糖30ml,混合后一次静注。
(3)肌注维生素C 4ml,2次/日。
(4)亚硒酸钠维生素E 2ml,1次/日。
(5)地塞米松5mg,2次/日。
(6)远征霉素3mg、亚硒酸钠维生素E 1ml、地塞米松2mg,肌注,1次/日,疗效明显。
二链球菌病
预防治疗:
1、注射链球菌疫苗
2、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目前针对全群猪只回盛的万特肺灵粉剂600g+阿莫西林200g(或者磺胺六甲400g)/吨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本病的预防有较高的意义。
三仔猪副伤寒
1、可免疫接种预防:弱毒冻干苗,适用于1月龄以上仔猪,口服接种或耳后浅层肌肉接种,采取二次免疫,两次间隔21-28天。
2、治疗:
1)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注射液2.5ml/kg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2)万特肺灵30%注射液1ml/15kg。每隔48小时一次,效果明显。
3)新霉素每日5-15mg/kg体重,分2-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70mg/kg体重。
四猪副嗜血杆菌病
预防:
1、接种疫苗,猪副嗜血杆菌目前已有15种血清型,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以应选择适当的血清型疫苗接种,但对于选择疫苗有一定难度和不便。
2、药物预防是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在有该病发病的猪场和疫区,仔猪断奶后用万特肺灵400g+新附优特乐600g进行投药预防,连用7-10天,对于该病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
3、加强饲养管理,勤消毒,并减少或消除其他呼吸道原菌潜在隐患。如: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4、作好药物保健,预防此病及其混合感染。方法:万特肺灵600g+新附优特乐1000g/吨拌饲,连用5-7天,再用万特肺灵600g+并可清1000g/吨拌饲7-10天。
治疗:
1、万特肺灵1ml/10-15kg体重,每48小时一次,连用2次。
2、或者选用乎必治0.2ml/kg同安乃近0.5ml/kg分开注射。
五猪肺疫
预防治疗:定期注射猪肺疫疫苗,治疗用磺胺类药物及其他抗菌素,目前很多养殖场抗菌药首选万特肺灵粉剂600g/吨+新附优特乐1000g/吨,进行全群预防保健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