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又称猪蓝耳病。该病以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1987年首发于美国.随后2~3年内迅速在北美和欧洲广泛流行.以后蔓延至亚太地区.造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当今养猪业主要疫病之一。
我国1995年在北京郊区的某猪场中首次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之后的数年间规模化猪场经历了由该病引起的“流产风暴”。目前.该病的流行特点与表现形式已有所变化,但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是第一位的。有专家预测在规模化猪场该病的流行率为80%以上。
1 病原学
PRRS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动脉炎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孵圆形,直径约为45~65 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纤突。PRRS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脂溶剂、热、低于5或高于7的DH值敏感。根据抗原性差异.可将PRRSV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我国目前的流行毒株属于美洲型
2 流行特点
蓝耳病没有季节性.但是冬春季节由于温差较大.容易发病。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带毒猪可由空气中排毒.污染猪舍.并可在猪舍长期存在,净化较难。PRRSV可垂直传播,感染公猪的精液常常带毒,可通过配种使母猪受到感染。
3 临床症状
病种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早期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发病猪体温升高至39.5~41℃ . 嗜睡,食欲不振.疲倦.呼吸困难.咳嗽等。发病数日后.部分病猪的耳朵、外阴部、腹部及口鼻皮肤呈青紫色.以耳尖发皱最常见。粪便颜色异常,呈黄色。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整窝死胎、流产约占分娩母猪10% 左右。仔猪呼吸困难,有的呈腹式呼吸,出现神经症状.严重者死亡。
4 病理变化
间质性肺炎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变.剖检可见肺水肿、出血或淤血,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母猪流产的死胎及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弱仔猪.可见头部水肿、眼结膜水肿,耳廓、头、颈部发绀,下颌淋巴结肿大,斑状出血,扁桃体水肿并呈弥漫性出血。组织学检查可见鼻甲骨的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变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积聚。
5 实验室诊断
5.1 病毒检测
病毒分离.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免疫过氧化氢染色法:反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检测法
5.2 抗体检测
间接免疫萤光技术.酶联反应吸附试验(间接EUSA1、血清中和试验等方法。目前常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6 治疗
一旦场内出现有蓝耳的猪.养殖户可在饲料中添加如下一些药物:血虫净,5-7 mg/kg;治菌磺,0.1 ml/kg;阿莫西林,10 mg/kg。这些药物需配合使用。
7 防制策略
7.1 PRRS阴性猪场应作好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 坚持自繁自养. 防止PRRSV传人.引种时应严格执行检测与隔离制度.禁止引入阳性f包括抗体阳性、病毒阳性)的猪种。
7.2 规模化种猪场可尝试采取早期断奶和异地饲养技术,通过防止PRRSV的水平传播.构建PRRSV阴性种猪群。
7.3 PRRS阳性猪场,应彻底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 以减轻或杜绝猪群的继发感染机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阻止人员、车辆、衣服、鞋子、注射针头等带毒传播。
7.4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精细养猪.减少应激因素。用好料.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提升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猪群对PRRSV的感染率。
7.5 通过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猪群的保健计划。町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ndq~L仔猪断奶前和段奶后.转群等阶段按预防量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药物,如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利高霉素、碘胺类、替料考星等.以防止猪群的细菌性(如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等)继发感染。此外,在ndq~L仔猪和保育猪.可用长效土霉素制剂和头孢噻呋进行保健
7.6 作好猪瘟、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控制。猪瘟免疫,仔猪在20日龄和60日龄免疫两次;蓝耳病免疫.对小猪和母猪一年进行两次免疫.也能达到预防效果。同时应竭力推行猪
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 可提高猪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8 蓝耳病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使用本疫苗用于各类猪预防蓝耳病的发生。
8.1 育肥用仔猪20日龄免疫1次.每头用量2 mL。
8.2 后备种猪断奶后免疫1次.用量2mL.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每次用量2mL
8.3 没有注射过疫苗的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仔猪离乳后免疫1次;产前2—4周再加强免疫1次。
8.4 疫区加倍使用。
8.4.1用法:一律颈部肌肉注射。
8.4.2免疫期:疫苗注射20天后可产生坚强免疫力,保护期可达6个月。
8.4.3贮存:在2~8℃环境保存,保存期1年。要避免高温和冷冻。
9 对蓝耳病的研究进展
蓝耳病出现后,我国兽医科研部门对该病的防治、免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蓝耳病疫苗研制、诊断制剂、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研制出PRRS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双基因多组合DNA疫苗等多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