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牛群受胎率的因素较多,据统计繁殖障碍牛90%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因此,为了将母牛空怀率控制在7%以内,需要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第一情期受胎率应达到50%左右,第二情期受胎率达45%以上,年总受胎率即可达85~90%以上,配种指数低于1.7,胎间距≤400d,空怀期≤120d,要达到以上指标,应作好如下工作:1、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母牛正常繁殖机能的基础。2、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产科疾病是提高配种工作的前提。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牛场配种工作经历,结合专家指导,制定了一套产后疾病防治方案。
1 病因分析
产犊后引起产后感染,诱发子宫积脓、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子宫弛缓、产后败血症等,病因主要有两个:
1.1 外源性
助产时,手臂、器械、外阴消毒不严,胎衣不下,外阴松弛,使病菌易侵入。
1.2 内源性
正常情况下存在于阴道内的微生物在生殖道发生损伤,产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迅速繁殖、感染。
2 具体措施
2.1 一般防治
2.1.1 临产前1个月肌注VE 20ml (1 ml /50mg/支)可预防胎衣不下及各种产后感染性疾病发生,疗效确切
2.1.2 接产时严格作好消毒工作,产房卫生、产后外阴部应再作清洗消毒。
2.1.3 分娩后饮羊水,经产牛产后补糖补钙。及产前肌注VD 800~1000万u(30万u/支)可预防产后瘫痪和胎衣不下。
2.2 正常分娩牛
2.2.1 产后肌注缩宫素100 IU,可预防胎衣不下,同时应用以下药品(任选其一):
①产康宝第2代(北京中农大动物保健品集团湘潭兽药厂)一般用药1-2次,30 ml /次,预防产后感染。
②产后康(中德合资,天津市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防止产后感染,胎衣不下,20 ml/次,连用2~3次。
2.2.2 产后4~7d灌服益母生化散,连用2次。
2.2.3 产后第10d肌注苯甲酸雌二醇10 mg,第11、12 d分别肌注缩宫素8OIU、60IU。
2.2.4 产后20d以内注意观察恶露排出情况,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资料。
2.2.5 产后第20d,若子宫恢复基本正常,无异常恶露,可酌情用药1~2次,隔3d 1次,必要时用3次。可用:呋喃西林2g或土霉素3-5 g生理盐水5O ml宫注,促使奶牛产后子宫正常恢复,保证及时配种尽量缩短胎间距。
2.3 异常分娩牛
发生难产、胎衣不下及由于多方面因素引起产后感染、子宫积脓、子宫弛缓、应及时治疗。
2.3.1 难产可引起产道损伤,用0.05%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冲洗阴道,自配药(云南白药、磺胺结晶、青霉素、豆油适量)敷伤口促进愈合。难产牛有的发生阴道损伤,应向阴道内投入消炎药或软膏药剂,否则会发生阴遭壁粘连闭锁。
2.3.2 胎衣不下牛,产后(20h前后)剥离。子宫放入土霉素片100片,5d后宫注1O NaC1 200~300ml 加土霉素5~6g;不易剥离的采取保守治疗,灌服清宫补益散(西农兽医院生产)3次,也应向子宫内放入霉素片1~2次,同时补糖补钙,之后按摩子宫有利促使胎衣排出,排出后应给子宫用药1次,防止感染。
2.3.3 难产、胎衣不下,年老体弱牛易发生子宫弛缓及慢性子宫内膜炎,确诊后应及早治疗,中药方可用益母生化散,并给子宫用药。
2.3.4 采用以上治疗同时也应按正常分娩牛治疗方法处理,但子宫用药可提前3 d用药3次。
3 产后监控及处理
3.1 产后3~4 d内排出大量红色恶露,l1~12d变为清亮干净,15~20d无恶露应为正常,如有恶露或异常气味及脓性分泌物等认为子宫感染。大量异常恶露及脓性分泌物可提前至产后11~15d子宫用药,药量根据病变程度及子宫大小而定。土霉索可用至7-8g,生理盐水、浓盐水可用至300 ml。
3.2 产后40d检查子宫恢复正常;若子宫粗大、硬,有炎性分泌物,为炎症表现,可选用宫炎净(西安奶研所生产)2~3次。子宫反应差、弛缓,可选用碘液+清宫液2~3次或清宫液4次,根据病情灌服清宫补益散,穴位封闭,治愈率可在85%以上。
3.3 产后40d肌注V DE10mL可促进生殖机能恢复。
3.4 产后50d子宫恢复正常,发情正常可给予配种,应抓住产后60d左右配种时机。一般第一情期受胎率在50% 左右,产后50d以上不发情的牛卵巢如果存在持久黄体,应用氯前列烯醇0.6 mg肌注,促使发情。
3.5 产后2个月不发情,可采取卵巢按摩,激素治疗刺激发情。若3个月仍不发情,用中药促孕散(西农大生产)催情。子宫有问题的还应进行治疗。
3.6 产后久不发情,卵巢静止,尤其是头胎牛易发生,多由于营养状况差,应激,饲养上应该增加能量。作好围产期饲养管理。补给微量元素VE、硒,提高日粮能量。
4 体会
4.1 产后10d肌注雌二醇,促使宫颈口张开,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恶露排出,并及时发现异常恶露及脓性炎症病牛。据观察,肌注缩宫素后,可看到大量恶露排出,作用明显。
4.2 产后20d以内,子宫主要依靠自身净化复1日而不宜提早用药。以免影响子宫正常净化功能。但子宫积脓,产后感染可提前至产后15 d,子宫用药1次,3 d后按常规处理3次,有利及早控制感染
4.3 用药分析
呋喃西林1.5~2 g、生理盐水50mL,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预防性用药及较轻度感染治疗。土霉素3~5 g生理盐水50 mL,治疗效果好。可用于中度以上感染。牛发热不食可选用10% NaC1、预防性用药1~2次,治疗3次。40 d以后不宜用土霉素,可选用宫炎净,碘液,清宫液热浴至40~50℃宫注效果好。慢性子宫炎还须采取穴位封闭,中药调节等综合治疗方案。中药清宫补益散疗效优于益母生化散。
4.4 要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炎,防止发展为慢性子宫炎,成为难孕牛。
4.5 治疗配种工作中应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卫生和无菌操作习惯,工作中应以防病、配种为主,治疗为副,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