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年羊痘流行情况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05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13

1流行情况:

近15年来,本省几乎在每年都有痘病的发生,据调查共发生265起,发病194133只,于1993年、1998年、2001年和2004年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1.89%、47.99%、49%和28.67%,致死率相对较高的是1991年、2002年和2005年,均超过50%,分别为63.6%、73.07%和79.45%。此期间全省共有疫点265个,在1996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发病疫点较高,分别为37、42、32个和31个,占总疫点的13.96%、15.85%、12.08%、11.70%。痘病在本省除玉树州外的七州(地、市)均发生,波及1市、28个县,其中贵德、门源、德令哈、同仁和河南县发病次数较高,分别为35、27、19、18次和16次,发病率较高的县是大通、互助和化隆,分别为85.71%、75.23%和49.65%;病死率较高的县是祁连、乐都、德令哈、天峻、西宁、大通和甘德,均为100%。

2流行特点:痘病主要经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外寄生虫以及吸血昆虫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一般细毛羊和幼龄绵羊较易感,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本省羊痘的流行主要从1995~1996年贵德的暴发流行开始,到以后较大面积的散发流行,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这15年间,本病几乎波及全省,主要原因是1994年商贩从外省疫区将病羊皮带入贵德县尕让乡亦扎石村村民曲某家,自他家饲养的羊开始发病传播,蔓延至尕让乡6个〖JP2〗村和阿会贡乡等,虽然及时采取了扑灭措施,但疫情范围还是不断扩大。加之对羊及畜产品的自由收购,本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虽然各地区发病的次数和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但致死率较高,平均为41.41%,祁连、德令哈、乐都、天峻、西宁、大通和甘德等地的致死率均达100%。所以,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成为本省预防本病,促进养羊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表1:1991~2005年青海省痘病发病情况统计

年份 发病次数 存栏数 发病数 发病率(% 死亡数 致死率(%)

1991年 3 15329 860 5.61 547 63.60

1992年 5 19789 1321 6.68 400 30.28

1993年 6 9753 2590 26.56 826 31.89

1994年 4 472872 31276 6.61 13176 41.13

1995年 9 856598 13668 1.61 6375 46.51

1996年 37 111936 14536 1.61 5262 36.2

1997年 19 225049 28910 1.28 11762 40.68

1998年 23 24894 5899 23.61 2831 47.99

1999年 12 14457 1975 13.66 1124 56.91

2000年 9 27169 1219 4.48 693 7.63

2001年 13 58493 18835 32.20 9229 49.00

2002年 20 17697 2362 13.35 1726 73.07

2003年 42 76886 9579 12.46 4232 2.42

2004年 32 213817 51868 24.26 14873 28.67

2005年 31 94943 9235 9.73 7337 79.45

合计 265 2239682 194133 8.67 80393 41.41

3:近15年疫情与前40年比较在前40年(1951~1990年)中,本省痘病仍以羊痘为主,发病数305256只,死亡数22 646只(均按比例缩调为15年,即发病数或死亡数/40×15),致死率最高为48%,平均致死率2.78%,近15年本病的发病数193 894只,死亡数76 845只,但致死率明显升高,最高达100%,平均致死率为41.26%。发病范围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80年代多集中于海晏、祁连、互助、民和、循化等地,近15年已远远超出上述地区,发展到27个县(市)。

4:防控意见

(1)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每年定期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预防注射,基层应准确使用疫苗注射技术,提高注射密度。(2)建立健全市场检疫制定:一方面做好引进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尤其是引进种羊时要掌握输出地的羊痘疫情流行情况,严禁从疫区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必须引进时,动物要有一定的隔离饲养时间,畜产品应无害化处理,防止痘病的传入。另一方面要加强疫区畜产品的检疫,切实阻止疫情的扩散。(3)做好病畜隔离及病尸体的处理:当发生疫情时,及时隔离病畜,做好消毒、治疗工作,病尸体无害化处理。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