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警惕“促销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4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青青  浏览次数:159

促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近年来备受业者推崇,甚至被作为万能药,实则过犹不及,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促销也是双刃剑,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则是事倍功半,甚者徒劳无功空耗钱财!

那么何谓“促销病”?说白了就是本该搞好的促销做坏了,促销出现病态反应,进而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诸如产品滞销、利润下滑、品牌受伤等等。

常见的“促销病”一般有两种症状:

第一种症状,不促不销。在营销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产品“爱上促销”,这些产品已经无法脱离促销而正常销售,要是搞促销还能卖些产品,要是不促销则静如止水几乎不卖,这点不管是在渠道促销方面,还是在消费者促销方面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种典型的促销依赖症。

为什么会出现不促不销的情况呢?

A.企业促销时,恐怕没有前思后想做周密安排,没有仔细定位每次促销的目的,就随意做促销,以至于促销过滥过繁,或跟风促销,或急于出货,或迫于压力,等等,总之三天两头搞促销,这样一来,促销成了常态,正常销售却成了例外。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不促不销的局面。习惯成自然,想改它也难,当企业想停止促销时却根本无法停止,于是导致两个结果出现:不停促销可能成本太高利润太低,停止促销则产品滞销前功尽弃,这种两难选择对企业的打击相当厉害。解决办法:促销不是救命稻草,要慎重使用,该使用则用,不该使用则不要使用。当企业决定促销时,一定通盘考虑,适可而止,绝对不能太频繁。

B.可能企业的产品价格过高。如果产品价格过高,消费者和渠道商一时还无法接受,只好选择企业搞促销时选购产品。解决办法:如果确属产品价格制定过高,则根据产品成本、市场状况、利润要求做适当调低;如果是消费者的购买力过低,那么本产品最好放弃该市场;如果是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不足,产品价格不符消费者的期望价格,那么就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使消费者明白物有所值,从而启动市场销售。

第二种症状,促而不销。现实中也有一些企业即使采取了促销活动,却毫无效果,促也不销。

为什么出现促而不销的情况呢?

A.促销设计不完善,比如促销力度小、促销内容不新颖、促销地点不合适、促销时间不适宜等等。解决办法:凡事三思而行,尽量考虑周全,促销内容定稿前,最好多做调查,并且听取包括基层业务员、导购员、卖场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完善促销的内容。

B.促销组织不到位,比如没有进行促销内容的培训、指导、监督等,没有跟卖场等协作单位深度沟通,没有跟城管、民政、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相关单位提前申请。解决办法:促销组织很重要,促销之前就应该全面动员、及时组织、深入沟通、排除阻碍。

C.促销宣传没跟上,比如没有提前宣传促销的内容或宣传不到位。解决办法:促销执行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合适的媒体、合适的区域进行宣传,比如媒体方面象POP、DM、报纸广告、电视广告、卖场显示屏广告等。

D.促销执行有问题,比如促销内容走样、截留促销品、贪污促销费、促销人员工作不积极、工作方法出问题等,执行不力导致促销大打折扣。解决办法:促销也要实行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严格规范促销流程,促销实行量化管理、分工负责,促销内容要全面监督、指导,促销费用、物品要严格管控,促销要做好反馈和费效分析。

促销是营销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因此除了关注促销,我们还应该选择其他更适合的营销手段。对于促销,我们既然要用,就要弄清促销的目的、内涵,设计好促销内容,执行好促销,把促销用好、用活,从而避免出现“促销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