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西医治疗雏鸡白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3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80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鸡的一种传染病,病鸡表现为不食、嗜睡、下痢和内脏器官形成坏死结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严重危害雏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具体病例的诊治,就该病的诊治情况做一概述,供广大养殖户和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1发病情况

山西省武乡县一养鸡户2008年7月15日购进苗鸡3000只,8月18日开始发病,当日死亡70多只,而后死亡逐日增多,病情加重,市兽医站专家诊断为雏鸡白痢病,遵医用药5日后得到治愈。

2临床诊断

少数病雏无症状迅速死亡,多数病雏表现精神沉郁、闭眼昏睡、拥挤在一起不喜欢活动、绒毛松乱、畏寒怕冷、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同时出现腹泻、粪便稀薄、白色,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干结封住,致使排粪困难,频频尖叫,个别雏鸡还出现呼吸困难。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15只,发现绝大部分雏鸡无明显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嗉囊空虚,卵黄吸收不良,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少部分肝脏出血,脾脏肿大,肾小管内充满尿酸盐,肺脏、小肠、盲肠表面坏死,有的有块状出血;脑部充血、出血,部分鸡肛门周围黏有白色的干粪。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肝、脾、脑、心血涂片,干燥,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散在的、杆状、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

4.2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采取肺、脾、脑、心血进行麦康凯普通琼脂37℃培养,24小时,均能长出无色、圆形、光滑隆起、较湿润的菌落,用长出的菌落进行血清学检测,均呈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反应。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鉴定,可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5药物治疗

5.1中医疗法 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日0.3克拌料,连用一周,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较好。

5.2西医疗法 乳酸诺氟沙星纯粉按每100千克水中加入5克,给全群鸡自由饮水,每日两次;土霉素纯粉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00克,给全群鸡饲喂,连用10天。

5.3结果 病鸡给药后疗效比较显著,鸡只的死亡率大大减少,连用3天后死亡鸡只明显减少, 5天后完全停止发病,症状消失,以后没再发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