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家兔流涎症的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11  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1

家兔流涎症,又叫烂舌根、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月龄~3月龄的子兔,成年兔较少见。

病兔表现

初期口腔黏液发红,随即在嘴唇、舌和口腔的其他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内充满液体,还有许多白色或灰白色的小脓包,不久水疱溃破,形成烂斑或溃疡,并开始流有臭味的口水,口水沿着下颌部下流,粘成一片,造成炎症或脱毛,不爱吃食或不吃食。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预防性工作;对兔舍、兔笼、用具、食具等用2%热火碱水消毒。

病兔要做到及时隔离,对症治疗,防止疾病扩散,未发病的子兔可喂给适量磺胺嘧啶或六神丸。

治疗方法

用0.1%高锰酸钾水、2%硼酸水、2%明矾水或1%盐水清洗口腔,然后涂擦碘甘油;或撒布冰硼散、青霉素粉、明矾粉;或撒布青黛散,即青黛、黄连、黄芩各10克,明矾3克,共研成细末,每日2次~3次;或按每千克体重0.2克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片,每日1次,连用5日~7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