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仔猪腹泻预防及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0

1 病因

仔猪腹泻大致可分为营养性腹泻、应急性腹泻、病源性腹泻。病源性腹泻又可分为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等)、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有艾美尔属球虫引起的球虫病)。

2 症状

病猪排稀粥样或水样粪便。粪便呈灰白色、黄色、绿色,其味恶臭。患猪每日排粪3~8次,甚至失禁,其肛门常粘附粪便。病猪精神萎靡,行走无力,步态蹒跚,全身脱水,很快消瘦。部分猪体温升高,临死前其四肢及体表冷凉,发病3~6 d衰竭而死。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诊断时要查明引起腹泻的病因,应询问发病经过,观察粪便形态和颜色,并采取病猪粪便样本或死猪肝、脾、肠内容物送检。

4 预防

4.1 母猪产前管理

4.1.1 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保证母猪产后泌乳平衡与乳汁优质,防止母乳过浓、过稀或不足。

4.1.2 母猪产前1周或9 d左右在饲料中投入抗生素。

4.1.3 母猪分娩前21 d接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K88、K99等四价苗。

4.1.4 准备好产房,保持良好的卫生是减少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产前对整个产房,包括隔板、床面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5~7 d再进待产母猪。

4.1.5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洗澡。可用肥皂和温水对母猪进行清洗,应特别注意清洗乳头周围,以消除粘在母猪身上的污物。

4.2 母猪产后管理

4.2.1 母猪分娩时,饲养人员应在产床前看护。母猪产后,将仔猪鼻孔和身上的黏液擦净,然后将仔猪放在保育箱中保温。母猪产后可肌注青、链霉素或产后康等抗菌剂。

4.2.2 仔猪出生后,应将脐带结扎剪断,并作消毒处理。

4.2.3 及时让新生仔猪吃上初乳,同时做好固定乳头的工作。

4.2.4 仔猪生后24 h内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氟哌酸、阿莫西林等。仔猪生后当日肌肉注射牲血素1 mL或将硫酸亚铁溶液涂于母猪乳头,通过吸乳给仔猪补铁。8~10日龄仔猪注射1%亚硒酸钠注射液,每头1~2 mL。

4.2.6 仔猪断奶时减少应激刺激,例如阉割、分群等。断奶后注意通风保温,舍温控制在25 ℃~28 ℃左右。

4.2.7 搞好环境卫生,每日清扫粪尿,每窝猪使用一套专用工具,避免交叉感染。晴天冲洗猪舍,每周用2%氢氧化钠液或10%石灰水消毒猪舍、运动场1~3次。

4.3 仔猪饲料管理

4.3.1 适时补饲。仔猪10日龄时,提供优良乳猪料,引诱仔猪尽早采食。禁喂腐烂发霉饲料。提供清洁饮水。

4.3.2 断奶后不要突然改变饲料。改变饲料要逐渐过渡。

5 治疗

5.1 病毒性腹泻治疗 采取对症治疗,用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等收敛止泻剂,使用抗生素等防止继发感染,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金刚烷胺等治疗。

5.2 细菌性腹泻治疗 可选用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痢菌净等,同时可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5.3 寄生虫性腹泻治疗 可用抗蠕敏等。

5.4 猪痢疾治疗 应用痢菌净,1~2 mL/头。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