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李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2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622

羊李氏杆菌病又称转圈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母畜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常散在发生,但致死率高,以早春及冬季多见。天气变化、阴雨天气、青饲料缺乏及寄生虫感染均可诱发本病。下面笔者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对本病加以阐述。

1 病因

本病的感染动物谱很广,有42种哺乳动物和22种鸟类有易感性。家畜中除感染羊外,也感染家兔、猪、牛、犬、猫等。家禽中有鸡、火鸡、鹅多见。啮齿动物如鼠,野兽和野禽也易感,同时也感染人,所以,本病为人畜共患病。绵羊多在冬季和早春发病。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羊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老鼠也可能是本病的疫源。病菌通过粪、尿、乳汁以及眼、鼻、生殖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而感染。病健羊直接接触,也可经呼吸道而感染。所以,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及损伤的皮肤为本病的传播途径。蜱、蚤、蝇类为传播媒介。维生素A和B的缺乏,冬季缺乏青饲料,内外寄生虫病,沙门氏菌感染,污染的青贮料,天气突变等,均可诱发本病。病死率达10%。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3周,有的可能只有几天,也有长达2个月的。病初体温升高1~2℃,不久下降至接近常温。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头低垂,一侧或两侧耳下垂,不能随群活动。有的意识障碍,无目的地乱窜乱撞。舌麻痹,采食、咀嚼、吞咽困难。鼻孔流出黏性分泌物;眼流泪,结膜发炎,眼球突出,常向一个方向斜视,甚至视力丧失。头颈偏向一侧,走动时向一侧转圈,遇有障碍物时则以头抵靠、不动。颈项强直,头颈呈角弓、反张。后期卧地不起、昏迷、四肢划动呈游泳状,一般于3~7天死亡。妊娠母羊常发生流产,羔羊常发生急性败血症而很快死亡。病死率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3 病理变化

剖检一般没有特殊的肉眼可见病变。有神经症状的病羊,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脑脊液增多,稍浑浊。流产母羊都有胎盘炎,表现子叶水肿坏死,血液和组织中单核细胞增多。

4 实验诊断

采血、肝、脾、肾、脑脊髓液、脑的病变组织等作触片或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见有革兰氏阳性,呈“V”形排列或并列的细小杆菌,可做出初步诊断再取上述材料接种于0.5%~1%葡萄糖血琼脂平板上,得到纯培养物后,通过革兰氏染色、溶血检查、运动性检查、生化特性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即可确诊。荧光抗体染色可用于迅速鉴定本菌。另外,培养物的鉴定也可应用实验动物进行(用家兔或豚鼠做滴眼感染试验)。

5 类症鉴别

该病应与具有神经症状的疾病相区别,如羊的脑包虫病。患脑包虫病的病羊仅有转圈或斜着走等症状,病的发展缓慢,不传染给其他羊。另外,应与有流产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主要靠实验室检查)。

6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羊有发达的瘤胃,是典型的草食动物,在饲养中一定要注意粗精饲料的配比,必须坚持以粗料为主、精料适当补充的饲养方法,严禁大量饲喂精料。另外注意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多胎羊(如小尾寒羊)一定要注意钙的补充,防止缺钙。必须从外地引进的羊只,要调查其来源,引进后先隔离观察一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从而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由于老鼠为疫源,所以在羊舍内要消灭鼠类。夏秋季节注意消灭羊舍内蜱、蚤、蝇等昆虫,减少传播媒介。

经常观察羊群,发现病羊应马上隔离治疗。对原有棚舍清除粪便及污物后,用3%来苏儿或5%漂白粉,或2%~2.5%苛性钠进行彻底消毒。

对受威胁的羊群,在饲料和饮水中加入士霉素,20~30mg/kg,1~2次/d,连用5~7d,可治疗性预防。

因本病为人畜共患病,防止饲养人员及场内的工作人员人身感染。不要吃死羊的肉。

治疗。可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青霉素疗效不佳,而用链霉素治疗较好。用20%磺胺嘧啶钠5~1OmL,氨苄青霉素1万~1.5万IU/kg,庆大霉素1000~500U/kg,均肌肉注射,2次/d,有一定疗效。常用的抗菌素有,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初期大剂量应用,同时加维生素C、维生素B6有一定疗效,但出现神经症状或急剧病羊,疗效不好。

7 小结与讨论

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饲喂了污染的青贮、微贮饲料。再加之较为粗糙的饲养管理。青、微贮饲料贮藏方法简陋等均为此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议发病地区春、秋两季,避免饲喂污染的青贮饲料,改善饲养环境及青贮贮藏条件,及早预防,有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由于本病可感染人,故畜牧兽医人员应注意保护,防止感染致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