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别把羔羊消化不良当成下痢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27  来源:北方牧业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7
  羔羊消化不良是幼畜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单纯性消化不良也称饲料性消化不良(消化、营养性障碍,母乳不足,轻微的全身症状)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消化、营养障碍和自体全身中毒症状),一般不具传染性,故不应将本病与幼畜细菌性下痢混为一谈。本病不仅使幼畜生长受阻,还易导致死亡。
  1 发病原因
  1.1 孕羊后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缺乏,胎儿体重下降,体质较弱,吮乳反射较晚,抵抗力低,易患胃肠疾病。
  1.2 母羊分娩后,最初母羊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它是免疫球蛋白的来源。当母羊初乳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脂肪含量低,维生素及其他物质含量缺乏,当初乳质量不佳或吃不到初乳时,极易引起消化不良。 
  1.3 母羊乳房有炎症时,乳中有病原微生物;引起该病发生,母羊患热性疾病时,也易引起本病。
  1.4 畜舍保暖不佳时,空气潮湿,气温骤变,易发生本病;通风不良、闷热拥挤、缺乏阳光,也易发病。
  1.5 羔羊饥饿、母乳不足、舔食污物,致肠道乳酸菌的活动受限制,而腐败菌毒素大量繁殖,引起消化机能紊乱。
  1.6 哺乳期羔羊消化机能不全,过早补饲但质量和调剂不当。
  1.7 发现病羊治疗不当不及时、肠内容物腐败、产生的有毒分解物和微生物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自体中毒。
  2 临床症状
  2.1 15日龄以内的初生羔羊排黄色稀水样粪,常含有奶瓣。体温一般无异常,肛门周围、尾根有粪污迹,吃奶少,精神不良,喜卧。
  2.2 15日龄以上的羔羊排稀水或稀粥样粪,色黄、灰黄或污绿,尾常有粪污,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正常,精神不振,吃奶减少或绝食,眼结膜充血或稍充血。
  2.3 中毒性腹泻:消瘦、拉稀、有恶臭,严重的含有血液。体温稍高,眼结膜充血。心跳、呼吸增数,全身震颤,有时出现抽搐动作,后期四肢下端、耳尖、鼻端厥冷,昏迷至死。
  3 防治措施
  对孕羊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搞好畜舍卫生(包括墙壁),防止羔羊舔墙壁、泥土以及吃了被污染的饲草饲料和饮污水,防止偷食过多精料。发病羔羊及早治疗,主要抑菌消炎,脱水时补液。应确保初生羔羊能在生后1小时内吃到初乳,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暖,定期消毒圈舍和用具。
  2.1 15日龄以内的羔羊排含有奶瓣的稀粪,用多酶片0.1克×(10~20)片,每8小时内服1次,2~3天即可停止拉稀。
  2.2 为防止肠道感染,用磺胺脒片按0.1克/千克体重,每12小时内服1次。也可用特效米先0.2毫升/千克体重加净水5毫升,1次内服,其效果显著。
  2.3 如因持续拉稀出现脱水现象,严重者应用50%葡萄糖注射液30毫升,0.90%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40毫升的混合液,每日静脉注射2~3次,疗效显著。
  2.4 治疗发酵型消化不良时,可用EM原露溶液20毫升,一次内服,每日2次。
  2.5 可采用鞣酸蛋白5克,加温水(不得超过50℃)适量,一次内服。
  2.6 如羔羊不能进食,可用糖盐水50~100毫升,安钠咖2~4毫升,25%维生素C10毫升,50%葡萄糖20毫升的混合液,每日1次静脉注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