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管理即人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06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高强  浏览次数:238
     大海宽广,很是羡人,可知水滴之功?成功无边,天下皆逐,非是人力之劳? 早就流传着水滴石穿的故事,大概水的威力人们便能由此观之吧?众口铄金,也是耳熟能详的,这是不是也让人敬佩人众的伟力呢?管理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人性的引导,就是看你待人的本事。企业成由人,败亦由人,说管理也便是论人道。 
  管企业就是管人,这人当然不仅仅是指那些做事的“下人”,也不能避开那些有特权的“贵人”,管人首先管的还是那些所谓的“贵人”,其次才是做事的“下人”。上行下效还是很有风行影响力的。 
  但很多企业将管理理解为制度约束,建立了制度这管理也就完善了,却似乎忘记了,管理首先是管人,而不是整人,这要管的人其实与那些建立制度的人是绝对的同类,没有谁可以超乎其类,因此建立制度的人将自己当成怎样的人就会怎么去要求别人,很多时候那些所谓人性的弱点他们自己就存在。不信任别人,你的制度也便充满着不信任,不尊重别人你的制度也便充斥着不尊重,从制度也便看出建制度者的人性和人品。因此选择建制度的人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个慎重考量? 
  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管理不能跨级,管理要尊重信任,管理也得注重人的积极性,这是不用多论的道理。因为管理就是管人,管理也便是人道。 
 在这里我撷取一些片断,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对管理加深一些印象,看看现在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一、 不信任的跨级管理。 
  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是有层级的,管理当然也应当是一级管一级。如果你的上级的上级对你的管理不放心,他就会时时替你操心,跨级对你的管辖范围内的事情越俎代庖,为你代开各种罚单,为你代行各种检查。 
  很多事情的真相只有你的直接上级最清楚,很多时候下属也只能向直接上级报告,一些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是由于特殊原因,下属通常是向上级报告,上级也是知道理解的,但上级的上级就不可能知道了,他们位尊处优,当然无法体察到事情的艰难,因此他对你的做法就可能不理解,认为你违反了制度来过越级处罚。 

     这样的超级管理就是对下级的不信任,而且很多这样的管理不客观。为什么有些制度会偏离现实,很多时候还是因为这些制度是自上而下的。 
二、 不尊重的精细管理。 
  现在都讲精细化,精细化成了科学化的代名词,科学的管理是不是就是精细化的管理?精细的管理如果细化到了侵犯人的隐私权,这样的管理还是科学的管理吗?管理就是管人,对人的尊重当然也便应该是管理的一大要义。 

    比如说,以前听说过有些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偷盗,在厕所也安装了监控器,够精细的了。可是这样的管理注定是要遭到员工反对的,因为这样的管理不仅是对人的不尊重更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更早些的时候,还看到有报道说有些企业对员工进行搜身,如果对员工达到这样令人发指的侵权和不信任的程度,这样的企业怎么还让人产生归属感?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发展前途的。 
  当然以上说的多是些私营企业,但有些国有企业也有这种倾向就不应该了。有些甚至到了翻箱倒柜的程度,即使正常的检查没有问题了,还要看看你的桌子里是否还放着私人的东西,这是不是过了点呢? 
三、 不自保的严密制度。 

     “一朝遇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大概是大家都知道的成语和典故。一旦出了事故,我们首先怀疑的就是制度是不是不够严密?因此为了防止事故,制度是越发严密,严密到自身安全都不能保证。 
  比如说,为了防止钱被偷盗,防范设施更加严密,不说盗贼很难进去,自己进去也不方便,甚至一不小心将自己反锁在里面,只得请武警来开锁。本来为防贼,结果将自己防进去了。如果武警都不能解决的话,是不是就只能坐以待毙呢? 

    有些制度过于严密,就到过犹不及的地步了。因此,再严密的制度起码也应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再严格的制度也得有人能够安心做事。 
四、 不对称的处罚管理。 

    管理很多时候体现在处罚,树立的是权威,打击的却是积极性和灵活性。这是处罚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处罚的不对称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比如说,奖懒惰罚勤勉。做事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也应该允许人们犯错误,没有错误怎么会有经验教训呢?当然也就说不上进步。只有不做事的人才永远不犯错误,自然也就永远得不到处罚的机会。这样的制度无形中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鼓励人们不做事,不犯错。 
  又比如说,轻管理重经营。处罚对管理层轻,而对经营层重,管理部门即使犯了错扣罚得也轻,经营业务的哪怕小小的过错也是要杀一儆百,进行重罚的,很多时候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权利。 
  再比如说,轻机关严基层。制度来自机关头脑,自然对他们格外偏爱,处罚的触角便很少涉及到他们,相反对于基层他们是绝少有怜悯之心,甚至有恨铁不成钢之慨,只要有错就是基层的事,有奖了就是管理的功劳。制度本来由机关定,自然对他们是格外开恩了。 
  当然还有诸如重处罚轻奖励。有些制度规定通篇只见处罚规定,没有一条奖励性规定,似乎注定了人们只能坏事而不能成事,这样的制度怎么企望他调动大家的热情呢?这样的制度能够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拥护吗? 
  说到底,管理,管的就是一个理,你有理大家就信服你,没有理,你管起来就没人听,也就是乱管理。 
  管理即人道,你信了吗?这与现在时兴的“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