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打牢基础是关键
关于这个话题,每年都在说,每年都讨论。可各行各业性质不同,所以应对的方式当然也是五花八门。我是搞便利店经营的,所以销售模式与大超市、大卖场也不尽相同。那些所谓的打折,捆绑,集分等等,这些销售方法并不适合我的经营业态,生搬硬套也不切实际。
而怎样才能做到淡季不淡呢?我想说的是:基础必须打好,免得到时乱了阵脚。在我的店里不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平时营业额基本上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要说我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首先要做到从小事做起。“想到”与“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就是要“做到”。但要想做到就要有良好的信誉,诚信是顾客对咱们这些经营者最基本的要求。没有的商品你要回答很干脆,不要吞吞吐吐,最好别等顾客问你第二遍。顾客到你这儿来买东西,就是信任你,你就应该以诚相待,把小事做好,很多的顾客就会与你相处的特别好,他们有时宁愿多走几步路,也会来照顾你的生意,日积月累,这样店里就有了固定的顾客群,他们还会把你转介绍给更多的顾客,顾客群体也就会“滚雪球”般的越滚越大;其次是“货不断三”。我这里所说的“货不断三”当然是指日常人们所需的商品决不能断货超过三天。如果断货商品正是顾客所急需的,你对他们承诺下午到货,结果第二天上午还没有到,你就会失信于顾客,这样,就会造成顾客群的流失。所以说在商品齐全,价格稳定,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必须保证货源充足,这样在日常的销售中才能“积累”更多的客户;另外的一点是诚信经营。这是许多零售客户都知道的,但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多少呢?我店所在的位置处于小区的门前,面临马路,过往的流动人口较多,但我卖货从来都是一个价,不像其他的店主见到生面孔就抬价。我觉得这样做固然能多挣个快儿八毛的,但却有失诚信,给人感觉是看人下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誉。我店里都明码标价,对顾客“一视同仁”,所以时间长了,马路对面小区的人也都愿意往我这里跑。他们说:“我们照顾你的生意,是应为你计较的少”,因为,平时要是碰到那些块儿八毛的零头,我都是很大方地让利给他们了。
总而言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商品卖点, 所以销售也讲究“日集月累,细水长流”。淡旺季也仅仅是相对商品的销售而言的,实市场本身不分淡旺季,是人们的思想淡了,有所感触而已,有在日常销售中积累顾客,稳扎稳打,打牢基础,才不会出现淡季更淡的现象。
观点:打好错时营业牌
其实,要想做大淡季市场的招数很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开店经营这么多年,要说经验吧也谈不上,只能说是一些感触罢了。我认为,要想做大淡季的市场,首先你的品种要齐,不能忽视那些顾客要买的而店里却没有的货品,尽量做好百货迎百客,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品种全了,顾客的选择余地就大了,所以销售的几率也就高了,特别是一些日常顾客购买力几率高的商品,有的虽然不赚钱,但可不能缺少;其次要打好错时营业牌。也就是延长营业时间,错开和那些大大超市、大商场及其它同行正常的营业时间。从开店到现在,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效果也很好。每天早上尽量坚持早开店门,别人还在睡懒觉时,我的店门早就开了,而晚上别人都关门了,我还照常营业。不要小看这错时营业,有许多处于这段时间消费的顾客都成了我们这儿长期的固定顾客了。还有一些顾客,为了能够在这些时候买到他们需要的商品,都大老远地开车慕名而来。他们的工作岗位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有晚上值夜班的、理发的、饭店的服务生、厨师等等。每次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他们都会由衷地说声“谢谢!”。
作为我们这些小商店,无论从经营能力还是竞争实力上,都不能和那些大卖场相比。但我们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可以灵活地依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不仅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同时,也能使自己做到淡季不淡,获取更多的效益。
同时,因为营业的时间延长了,可不能忽视卫生工作,人在淡季都会有一种“懒”“散”的心理。认为反正生意不行,就由它去吧,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很错误的。越在销售淡季,顾客就会越“挑剔”,看着你那个乱七八糟的柜台,七零八落的商品,还有满地的灰尘,你说这样的生意能成交吗?所以说,越是在淡季,你就越得重视卫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经营环境,是做大淡季市场的前提。
观点:淡季别淡服务意识
服务是我们开店经营,取得长久效益的根本。在淡季这段时期,零售客户不能存在着“反正销售少,服务不重要”错误思想,从而淡化服务意识,从而失去了人气,也伤失了财气。
我认为,搞好淡季的服务首先要提高淡季的服务质量,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开店经营中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淡季的销售中,为顾客提供服务时,不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感觉到服务质量随着市场需求而改变,降低购买几率。在商品销售淡季,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感动顾客、刺激销售的好时机。其次要做好和顾客的沟通与交流。和顾客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了解顾客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销售工作的关键。特别是在卷烟销售的淡季,因为在经营上所获取的利润也不是太大,思想上难免会有一些情绪,但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和顾客的交流中,强化交流,寻求共同语言,这也是一种情感投资。另外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有许多零售客户,认为商品销售到顾客的手中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才是生意的开始,要想顾客能够持续地、长久地购买你的商品,就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特别是在淡季,因为生意不是太大,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在淡季这个销售时段,如果让零售客户感知到你确实在关心他,在为他着想,那么就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这种感觉如何,是决定他以后是否还能重复购买的关键。
不管怎么说,做好淡季市场是靠平时人气的积累。“临时抱佛脚“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只是权宜之计,我们零售客户只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做好平时的服务工作,才能在淡季来临时,做到淡季不淡,有所成效。
观点:开动脑筋扩大销售
我认为,不论做何种经营,开动脑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许多零售客户一年四季的经营,并不存在淡、旺季之分,把生意做的都是红红火火,很值得身边的零售客户学学,埋头做生意不如走出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平时多向经验足的同行讨教,我想对自己的开店经营肯定会有所帮助的。
我认为做好淡季销售,首先就要走出去,主动去找市场。这也是被许多零售客户所疏忽的,有许多人都是坐在家里等客上门,并没有想到主动走出去寻找市场、开拓市场,而使商机白白流失,开店搞经营是件苦差,在思想和就要有吃大苦、受大累的思想。走出去,商机会比坐在家里多的多,因此,抓住的机会也就大的多,特别要把眼光盯在那些大的厂矿企业上,因为这里消费者众多,在相互影响之下,很容易形成一个购买群体,操作得好,还能成为你忠实的消费者。走出去,最好采用送货上门的办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给他们带去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你留下良好的“口碑”。
其次是要推出特色套餐。开店搞经营,特色是关键,在商品竞争手段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谁能够拥有自己的特色,谁就能在终端市场上占取一席之地,取得不俗的业绩。在淡季这段时间,可以推出一些特色套餐,最大限度地让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商家也能扩大销售量,多中取利。所谓的特色套餐也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灵活搭配,不能生搬硬套,过于呆板,这样有时反而失去商机。比如说,牙膏牙刷的小套装,奶粉、奶粉伴侣、奶瓶或奶嘴等套装,这些套装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又能够灵活搭配的、顾客所需要的商品,但这种套餐要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违法了市场有序竞争的原则。
另外可以和厂家联手搞促销。这是一种“借鸡下蛋”的办法,有条件的零售客户不妨试试看,商品销售的淡季,也是厂家销售并不景气的时期,许多厂家为了完成即定的销售计划,也会想方设法地去扩大市场份额。这时,零售商家可以利用这个有效时机,和厂家联手搞促销,在厂家各种优惠条件的带动下,扩大自己的销售成果,做大淡季的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