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业务员专区 » 正文

营销员:当火焰遭遇海水,你该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02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高强  浏览次数:173
     产品、价格、渠道、消费者、品牌等,谁是核心,谁是关键?  
  我们通常说,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手段;也有人说,战略是核心,战术是关键。但问题是,我们只有在产品设计、价格设计、渠道设计、消费者诉求、品牌推广等这诸多元素中,分清哪些营销From EMKT.com.cn决胜的核心和关键,我们才能搞清楚什么是战略应该做的事,什么是战术应该做的事,我们才能分清这些营销元素的轻重,有的放失的做营销。  

  从营销的角度,我们经常这样描述:战略就是定位,战术就是卖货。结合“ 战略是核心,战术是关键 ”,我们可以说: 定位就是营销决胜的核心,卖货就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如此推理下去,我们就很容易从 产品设计、价格设计、渠道设计、消费者诉求、品牌推广等这诸多元素中,找到营销决胜的核心和关键。  

  实际工作中,定位就是解决 “卖什么、卖给谁、卖多少钱、卖出怎样一个目标”四个问题,也就是说 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是营销决胜的核心。  

  卖货就是解决“在哪里卖和怎么卖”的两个问题——即:渠道怎么卖,消费者怎么卖?渠道和消费者对厂家而言,都是客户,前者是大客户,后者是小客户。无论是对渠道,还是消费者,厂家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让客户满意。  

  渠道不满意,他不会代理你的产品;消费者不满意,他不会消费你的产品。只有渠道和消费者都满意了,你的产品才能畅销。也就说, 渠道和消费者满意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将西方的4P或4C理论进行简化,从而帮助企业快速掌握营销决胜的本质,即: 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是营销决胜的核心,渠道和消费者满意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但是,定位的本质和满意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会问上面这个问题,这是必要的。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做定位,如何做客户满意,也是白忙活。  

  纵观近20年来中国企业界的沉浮,尤其是品质一流的中华老字号的集体溃败,笔者深刻的体会到: 品质最好的不一定卖的最好,卖的最好的一定是投市场所好的,投市场所好的就是投消费者所好的 。  

  因此,笔者认为定位(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的本质:投市场所好。分解开来就是, 产品设计不是做最好,而是做不同,投消费者需求所好;价格设计不是要最便宜或最贵,而是要竞争力最小、渠道吸引力最大,投渠道需求所好。 简单的说, 产品设计是投消费者所好,价格设计是投渠道所好。  

  接着我们再看客户满意的本质是什么。  

  前面分析过,渠道和消费者都满意,是产品畅销的充分必要条件。渠道要满意,除了价格设计的有利可图外,就是你的销售设计可以持续不断的卖货。消费者要满意,除了你的产品设计投消费者所好外(动眼),就是你的销售设计让消费者动心和动情。(注: 销售设计包括:渠道分销模式、打破动销的手段、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的手段、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并建立好感的手段 。)  

  由此可见,让 渠道和消费者满意的本质,就是能够卖货的销售设计 。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再去考虑什么4P或4C理论,而是根据产品卖向市场的过程, 将营销系统简化分为三种设计:产品设计、价格设计和销售设计 。产品设计就是可以自己卖自己的命名和包装,价格设计就是竞争最小且渠道各环节相对利润更高的价格体系,销售设计包括牢不可破的渠道分销模式、突破“动销”的手段、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的手段、让消费者对品牌放心并建立好感的手段等。  

  经过上面的梳理, 营销不再像理论上描绘的那么神秘,其核心就是定位,其关键就是客户满意。营销的任务就是做好三个设计:产品设计、价格设计和销售设计。营销的本质就是:产品设计不是做最好,而是做不同,投消费者所好;价格设计就是竞争力最小、渠道吸引力最大,投渠道所好;销售设计就是围绕让消费者动心和动情而展开。 这样一来,即使不懂营销专业的人,也可以快速弄懂营销的门道。

诚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营销为职业,这是一大幸事,毕竟,营销这个职业,最能锻炼一个人,最不能埋没一个人,况且,很多企业的老板,很多都来自于营销岗位。所以,营销这个职业,对于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着五彩斑斓,他们对营销工作经常能够出差,欣赏域外风景,收入又较丰厚,充满着期待。可当一个人真正进入到营销员的角色后,才发现营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好玩,而是面临很多困惑、艰苦、拒绝、甚至白眼,并且,有可能象案例中的业代一样,两年半来,一直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电话营销工作。因此,从刚开始内心熊熊燃烧的“火焰”到遭遇现实冰冷的“海水”,其内心是惶恐的,是困惑的,也是无助的,他们内心躁动,又充满不安。那么,此时的营销人员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刚毕业或者刚从事营销工作不久的员工来说,接下来的3-5年内,往往是他们的职业“摸索期”,在这个期间,作为想把营销工作作为终生职业的人来讲,自己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想不等于能,你所想的,也许你不一定能做,你一定要选择想做、喜欢做、能做的,如果认为营销这个职业适合自身,那就不妨下些功夫,以让自己快速进入角色。 

  对于选择营销这个职业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人来说,其当前要紧的也许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也就是自己未来到底想要什么?包括收入目标、职位目标等等。为了不给自己增添无谓的烦恼,不好高骛远,这个收入目标一定不是脱离实际的“喊口号”,就象案例中的10年收入500万元一样,因为缺乏论证而显得单薄而不切实际,犹如海市蜃楼,梦中呓语。因此,这个目标一定是可行的,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一定是基于自身能力逐步提升这一现实的,这样目标的达成才有根基,自己才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在确定了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目标、职位目标了之后,接下来营销人员要做的,就是要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规划和量化,就象国家要做5年计划、10年规划一样,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分成10年、5年、3年、1年来分解,即10年,你要达到什么目标?5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3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现实的1年,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短期目标如何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如何检核和修正,只有每个阶段的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你都完成了,你的未来的长远目标,甚至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了。 

  当然,围绕着目标的达成,作为营销人员还要100%的付出,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筛网,也不可象案例中的那位业代,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就想象着目前的工作对未来跳槽、未来的职位有没有帮助。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妄图通过频繁跳槽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员工,其想法太幼稚和单纯。即使你想跳槽,也要有跳槽的资本,也要做到一定的高度再去跳槽,并且,要越跳越高,通过跳槽,跳出一片“蓝海”,这样的跳槽是值得的,也是可取的。在没有较大的实力去跳槽、跳行之前,还是要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的更好,给自己争取更大发展空间与平台的机会。因为营销这个职业,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也是偷懒做不到的,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态,让自己保持积极、自信、乐观、耐心、恒心外,作为营销人员还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去看自己的短板,自己是否具备作为一个优秀营销人员的素质和条件,如果缺乏某一块面的方法、技能、技巧,就要想方设法去进行“恶补”,而不是好高骛远,或者眼高手低,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其实,什么都做不好。   

  记得海尔的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好、做对,就是不简单。营销工作也许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但能够把这不复杂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做到位,做的有创新,做的与众不同,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因此,只有我们沉下去,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才能笑对市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