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兔瘟的防治方法与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31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1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家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急,死亡率高,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95%以上。本病的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病兔或带毒兔与健康兔接触,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和黏膜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病兔、带毒兔的排泄物、分泌物、死兔的内脏器官、血液、兔毛等污染饮水、饲料、用具、笼舍、空气以及由人、鼠、猫、狗、家禽等机械性传播。 

  一旦发生本病,及时对未发病的受威胁兔用兔瘟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死兔应立即深埋或焚烧。环境和用具宜选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火焰法消毒。病兔可注射抗兔瘟血清,按每公斤体重2毫升静脉或皮下注射,对潜伏期和发病初期的兔疗效较好,但对发病中后期的兔疗效差。在治愈10天后注射兔瘟灭活疫苗。通常春秋两季按时接种兔瘟灭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本病。建议幼兔在40~45日龄首免,6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即可达到比较满意的预防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