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销商专区 » 正文

经销商的类型分析及转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19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5
  一、“大象”型
  很多经销商习惯把自己定位为厂家所有经销商群体中的“大象”,因为这样,可以与厂家的领导更亲近些,可以取得更多的厂家的投入,可以夺得更大的区域,可以让其它经销商敬畏,可以让更多的分销商臣服……
       而对于厂家来讲,根本就不需要“大象”!因为自己不太强大时,有可能最终受到大象的威胁(这样,企业生存、发展与战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必须要投入不同程度的资源(这样市场就必然窜货砸价,乱成一团),有可能货款被拖欠,还有可能市场规划和调整被阻隔……看来,不吼自威的“大象”型经销商并不一定是厂家的需求!
       而且,“大象”如果厂家不喂不照顾,还容易饿死;
  而“蚂蚁”型经销商则是厂家最为忠爱的:吃得少,但作用大,能将产品运送当作第一要素;勤劳,不问投入,易满足;遍布各地,能让厂家的产品运送及时;听话,只顾埋头苦干;易管理,不担心欺负到厂家头上来;总能找到食吃,易于到市场上找收益。
二、“功臣”型
       很多经销商居功自傲,在认识上总是“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厂家不会把我怎么样”。
       是的,厂家撤换经销商,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渠道历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厂家一般都会依市场的变化至少在三、四年内作一次改革或调整。
       所以,为了最终夺得长久的市场运作权,经销商不妨变“功臣”型为“小卒”型,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协同厂家在市场上运作产品。
三、“前轮”驱动型
       “后轮”是市场,“前轮”是利润,先有市场后有利润,但很多经销商在做厂家产品时,首先想到并且永远想到的就是“现金收入”,目光较浅,而很少想到先有市场,后有利润。而实际情况是先做市场,后要条件,后取得利益,才是经销商的立足之本。
       现在“后轮”驱动型经销商越来越多,他们知道自己要长远发展,就得在生存与发展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四、“梳子”型
       即只顾从厂家的投入中克扣或截留,只顾在厂家的脑袋上“梳得”那一点点利益,而“筢子”型则是在市场上靠服务来对产品进行增值,从而取得更多的收入。
五、“一方诸侯”型
  虽然雄霸一块版图,但如果不了解基层,不体察民情,不管基层民众死活,这一方诸侯迟早得被“弹劾”,只有有深厚的基层基础,与民众打成一片,才能够基业长青。
  经销商作为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层级,相对于上游的厂家及下游的终端,根基其实并不稳,要想长久发展,自身定位及运作就得进行调整。
  做终端就是一种,其实这等于“挂职锻炼”,实际上职别还在,且还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掌握自己真正的核心优势——网络。
六、“向日葵”型
       仰慕企业不如自己立足根基,厚积薄发,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的非常强势的商业企业。如成立专门的商贸公司,成立自己独立的配送公司,成立多元化集团公司等,成就自己的企业。而这尽量以公司化、规范化等为基础。
  从“向日葵”到“青松”,这需要一个很大的改变。很多经销商都在作这种尝试,但真正成就者不多。这就在于,这种转变,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改变,是一种生意上的升华,是公司运作模式上的一种突破。这可能需要更加规范化的运作与管理,需要有团队运作,需要有很好的经营理念,需要对市场的深刻认知,需要一定的职业营销和管理队伍……总之,这里不再只是快速的货物分销能力,而完完全全是经营管理运作能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