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春夏交替防兔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2
  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小兔一般不发病。早春至初夏是本病的流行季节,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 
   
  兔瘟多发生于青壮年兔,特征是在一群兔中,以最壮的青年兔先发病、先死亡。最急性型:无任何可见的症状而突然死亡(常发生在夜间)。急性型: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1~2度,一般出现症状后1天内突然全身抽搐、尖叫数声倒地而死。温和型:体温轻度升高,减食,一般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防治: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兔瘟灭活苗预防注射,无论大小兔均一次性皮下注射1毫升。 
   
  发现该病后,病兔应立即隔离,死兔深埋,用具、场所、兔笼应严格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纳水溶液喷洒消毒,对其他兔马上用兔瘟疫苗预防注射。兔瘟发生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磺胺药物都是无效的。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 
   
  1.兔场要建立防疫制度。严禁兔商进入兔房,不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2.注射兔瘟疫苗。目前我国预防兔瘟的新药———兔瘟强毒灭活苗对兔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每只兔颈部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1毫升,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即产生免疫力,保护率100%,免疫期6个月,可以预防兔瘟病的发生。 
   
  3.发生疫情后,应紧急治疗。颈部皮下注射抗兔瘟病血清,同时在皮下或肌肉注射中药“田基黄”或“板蓝根”或“复方大青叶”等注射液1~2毫升。对体质虚弱或多天不吃的病兔可同时耳静脉缓慢注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盐水20~30毫升混入维生素c2~5毫升和维生素b12~5毫升;伴有下痢的,加入庆大霉素2万~5万单位,每天1~2次,治愈为止。 
   
  4.病兔、死兔要深埋或烧毁。绝不可乱扔,更不可在河流中冲洗,防止扩大污染。兔舍、兔笼定期清扫消毒,发生兔瘟后应用过氧乙酸彻底消毒。未经消毒的兔舍、兔笼不能让健康兔进入,以免造成新的病毒传染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