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62

     3.畜禽的健康状况
     ①对于患病、瘦弱、怀孕后期、吮乳畜禽应暂缓防疫,待体质好转或分娩结束或病愈后再进行防疫。对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疫病的,应先采取治疗措施,否则注射疫苗后,即会暴发此病。因为免疫应答是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免疫器官所产生的,只有健康的体质和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不健康或免疫器官发育不全的畜禽,不宜免疫接种。

    ②畜禽的病史和曾用过的药物情况。若接种当天对畜禽舍进行了消毒,则残留消毒剂可使疫苗失效。地塞米松对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鸡新城疫免疫力。另外庆大霉素、金霉素等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但黄芪多糖、灵芝多糖、左旋咪唑等对免疫有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

    ③免疫抑制。如鸡群早期患传染性法氏囊病,将影响多种有效疫苗在免疫接种鸡群后免疫力的产生;鸡贫血性白血病也可严重干扰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或混杂其它传染物如农药、重金属镉、铅、汞 等,也能导致畜禽免疫抑制。

    ④畜禽应激状态。多种不良应激因素,如舍内湿度过大、因通风不良而致氨气浓度过高、长途运输和惊吓等,都会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

    4.畜禽体内抗体水平 
    ①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过早接种,可能影响免疫效果;二是过迟接种,错过最佳接种时机,容易遭受疫病侵袭。

    ②母源抗体水平。母源抗体有一定的消长规律,会干扰首次免疫的效果,需等待母源抗体水平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进行免疫接种。若过早接种,则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也会导致免疫失败。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和猪瘟等可因母源抗体的影响而干扰免疫效果。

    5.环境因素 
    当畜禽栏舍中存在着高浓度的病原微生物,或由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时,使用任何一种好的疫苗,往往都不能收到好的免疫效果。因为畜禽接种疫苗后,至少10天后才会产生免疫效力,这10天的抗体空白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免疫失败。

    6.畜禽饲养管理
    营养不良及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影响免疫力;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作用等,均可造成免疫抗体低下;密度过大、栏舍潮湿和通风不良等均可影响免疫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