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山羊传染性脓疱(口疮)的防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10  来源:四川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72
  山羊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pustular dermatitis)又名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它是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产羔季节易发,发病年龄无严格区分(绵羊主要发生于羔羊),常呈群发性流行,人畜均可感染。病羊和带病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该病在羊群中可连续危害多年,但发病率在羊群中逐年降低。该病潜伏期为36~48h,病程为3周左右。

  1山羊传染性脓疱的防治情况

  1.1临床症状 病初山羊精神沉郁,不愿采食,口角或上下唇的内外侧充血,出现散在的红疹,以后患部肿大,并形成脓肿,有大量清亮的口涎流出,打开口腔可见齿龈红肿。约经2~4d红疹全部变为脓疱并迅速破裂,形成无皮的溃疡,继而形成一层灰褐黑痂块。痂块逐渐增大,结成黑色疣状硬痂。重症者的口腔内可见黏膜,舌表面形成明显的溃疡和脓疱。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少数病羊眼结膜潮红,有炎性分泌物,甚至失明。剖解,见病变波及喉、肺、第四胃及肠道。有些母羊的乳房皮肤发生脓疱和烂斑,这是病羔羊吮乳感染所致。

  1.2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检查

  1.2.1病理组织学变化 病变开始为表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充血、水肿。接着表皮细胞增长并发生水泡变性,使表皮层增厚而向表面隆突,真皮充血,渗出加重;表皮细胞呈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基础上溶解坏死,形成多房的小水泡,有些可融合成大水泡。真皮内充血的血管周围见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中性粒细胞向表皮移行并聚集在表皮的水泡内,水泡逐渐转变为脓疮。可见,病变的特征性变化在真皮部分。真皮浅层无明显变化,真皮深层含有若干个充满红色角蛋白的腔,大小不一,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圆形,有些角蛋白呈实心状。角蛋白腔的腔壁由基底层细胞构成,基底层之上是棘细胞颗粒细胞层,其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在腔壁内形成角化珠,角蛋白脱落后进入腔内。角化珠是由毛囊间的表皮向深层生长加厚,形成陷窝,最后成为多个封闭包囊,充满永久存在的角质蛋白。随着病理的发展,角质蛋白包囊越集越多,最后与表皮一起形成瘤肿块。

  1.2.2病原学检查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原为口疮病毒。取唇部病变皮肤,以2.5%戊二醛固定后加工脱水,树脂包埋,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到散在的、形如痘病毒的颗粒,大小约为290×160 nm。

  2防制技术

  2.1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方法之一是把患病羊只口唇部痂皮取下,剪碎、研制成粉末,然后用50%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浓度,涂于股内皮肤划痕处或刺种于耳部。另据报道,对15日龄后的羔羊,口腔黏膜内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防治效果较好。由于各地毒株不尽相同,毒株的毒力也有强弱差别,建议最好采集本地毒株生产疫苗,以增强效力。

  2.2药物治疗

  2.2.1以清洗口腔、消炎、收敛为治疗原则。先用0.5%高锰酸钾液冲洗口腔或用5%的硫酸铜溶液清除污物,再用2%龙胆紫或碘甘油(3%碘酊1份、甘油9份)涂搽疮面,每日1~2次,同时口服病毒灵、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患病严重者,如出现脓疱、溃烂及细菌感染的山羊,可肌肉注射青霉素钠和病毒唑,或甲硝唑注射液50mg/kg,与等渗葡萄糖生理盐水250 mL,混合后静脉滴注,内服VB2 0.5 mg/kg,连续治疗3 d。

  2.2.2每千克体重每次灌服VC 0.6 g,VB2 0.6 g,病毒灵0.8 g,5~6 d为一个疗程,也可用VC、VB2肌肉注射,每只羊每日每次注射VC 0.5~1.5g,VB2 20~30 g,每日2次,连续注射3~4 d。对患病时间短,病情较轻的大羊,局部疗法结合整体用药疗效显著。

  2.2.3用旱獭油1 kg,溶化后与300 g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搽在患部,每日1~2次。

  2.2.4中药可用冰硼散(冰片15 g、硼砂150 g、芒硝18 g,研末),每日2次,2~4 d后溃疡面长出新的肉芽组织。

  2.2.5用中药“云南白药”和“口炎清冲剂”加ORS(即口服补液盐)治疗。方法为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溃疡面,然后对病情较轻者涂以适量白药,每日2次,连用3~5d;病情严重者还可先灌服口炎清冲剂,剂量:成年羊25~30 g/只•次,羔羊10~20 g/只•次,每日2次。并给病羊饮口服补液盐(ORS),配方:氯化钾1.8 g、氯化钠3.5 g、小苏打2.5 g、葡萄糖20 g、温开水100mL,溶解后供病羊自由饮用,每日2~3次,连用2~3 d。

  3防制技术

  山羊传染性脓疱主要是由创伤感染引起,因而平时应注意保护羊只皮肤、黏膜。可加喂适量食盐,防止羊只因啃土、啃墙而受损伤,尤其是初生羔羊,口腔黏膜娇嫩,容易受伤,这也是羔羊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禁止从疫区引进羊只。凡新购的羊,必须隔离检疫一个月以上,同时对羊只蹄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入其它羊群。

  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饲槽、圈舍、运动场可用干石灰粉或3%苛性钠消毒。患病羊吃剩的草和接触过的草都应做消毒或焚烧处理。同时给予病羊柔软、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饲料,保证饮水清洁。患病羊接触过的乳房,用1%高锰酸钾或1∶500的易克林水消毒1次,防止其它羔羊吮吸。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