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控制口蹄疫均采用灭活疫苗(killed vaccine)进行免疫。但是,在对猪、牛和羊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严重的可引起家畜死亡。近年来,笔者针对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机理、原因、预防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现浅谈如下。
一、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表现为发烧、不食、尖叫、呆立、精神萎靡、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最急性过敏者,注射疫苗后不足10分钟,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口流涎沫、被毛竖立、站立不稳、倒地抽搐、痛苦鸣叫呻吟、反胃呕吐、四肢和耳背冰凉、可视黏膜和皮肤苍白、心率快弱急促、脉沉细数、偶见鼻腔出血、体温升高1~2℃,大小便失禁和母畜流产。如果抢救不及时,病畜会很快休克,甚至死亡。
二、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反应(allergy)是速发型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在短时间内引起的以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为特点的反应,它与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免疫反应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可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又称过敏原(allergen),参与过敏反应的成分有过敏原、IgE抗体、肥大细胞和IgE、 Fc片段的受体。
当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内引起免疫应答,经抗原递呈细胞和TH细胞的作用,静止的B细胞被活化,增殖分化成分泌IgE的浆细胞。分泌的IgE能通过Fc端与局部的肥大细胞结合,与IgE结合的肥大细胞即为致敏细胞;未被结合的IgE则进入循环系统,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此时,动物机体则处于致敏状态。
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抗体与之结合即被致敏,致敏后的细胞只要相邻的两个IgE分子或者表面IgE受体分子被交联,细胞就被活化、脱颗粒,并释放出药理作用的活性介质(mediator),如组胺、缓慢反应物质A(SRS-A)、5-羟色胺、过敏毒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可作用于不同组织,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皮肤黏膜水肿,血压下降和呼吸道及消化道平滑肌痉挛等一系列临床反应,即所谓的过敏反应症状。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腹痛以及全身休克等症状。同时,上述活性介质又可产生反馈作用,如组胺能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还能促进非特异性Ts细胞的活化,这些反馈作用又会加剧过敏反应。
三、过敏反应的预防
1.使用优质疫苗(最好是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生产的)和科学的免疫程序。
2.在注射口蹄疫疫苗的同时,猪牛羊每头(只)肌肉注射新必妥3毫升,(低分子肽-核酸复合物,山东信得药业生产),可促进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发挥免疫补位作用,有效避免免疫间隙带来的损失。笔者自2006年4月以来用新必妥和口蹄疫疫苗同时注射26头牛、30只羊、268头猪,并在注射的前后三天内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没有发现一例过敏反应现象。
四、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
正常反应 进行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时,个别动物会出现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注射部位轻微肿胀,暂时性减食反应和精神沉郁等。这些均属正常现象,不需经过任何处理,2~3天后,上述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一般性过敏反应 用0.1%盐酸肾上腺素l毫升皮下注射,一般在半小时内症状明显缓解并消退。
急性反应 个别家畜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气喘、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全身发抖、皮肤发紫、口吐白沫、频繁排粪、后肢不稳或倒地抽搐现象,如不抢救很可能死亡。可尽快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每头牛用30毫克,猪、羊用10毫克(孕畜不用)或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每头牛用5毫升,猪、羊用1毫升。
用抗组胺类药物缓解或消除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及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症状,常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家畜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剂量为20~60毫克,每天用药3~4次,直至过敏症状消失。也可肌肉注射扑尔敏,但对过敏症状严重的病猪,特别是发生急性过敏性休克时,单独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大。
发生过敏反应的病猪体温超过40℃时,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发生过敏反应的病猪心脏衰竭、皮肤发绀,可注射安钠咖,并注意保温,将其置于安静通风处,给予充足的干净饮水。
最急性反应 症状与急性反应相似,只是出现时间更快,反应更重。可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每头牛用5毫升,猪、羊用1毫升,视病情缓解程度,20分钟后可重复同剂量再注射1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牛500毫克,猪、羊100毫克;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每头牛30毫克,猪、羊10毫克(孕畜不用)。
休克家畜 对于休克家畜,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穴放血少许,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每头牛用去甲肾上腺素10毫克,猪、羊用2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每头牛用1500毫升,猪、羊用500毫升)静脉滴注。家畜苏醒后,脉律逐渐恢复,换成维生素C(每头牛用5克,猪、羊用1克)、维生素B6(每头牛用3克,猪、羊用0.5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每头牛用2000毫升,猪、羊用500毫升)静脉滴注。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每头牛用500毫升,猪、羊用100毫升)静脉滴注。瘫痪动物另外注射维丁胶性钙,隔日肌注,连续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