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海南先声药业阿莫西林颗粒的生产工艺和其中高分子杂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相色谱和Superdex Pepfide凝胶色谱分别测定阿莫西林颗粒和原料中的高分子杂质。 结果6批阿莫西林颗粒中均无高聚物,其高分子杂质种类与原料一致,均为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且二者的含量均一稳定。 结论该阿莫西林颗粒制剂工艺较好,且水平稳定可控。
【关键词】阿莫西林颗粒;高分子杂质;生产工艺评价
阿莫西林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由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通常较不稳定,因此上市后药品质量评价的重点是药品的稳定性。已有研究证明,阿莫西林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引发临床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它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均易产生,因此在质量评价时可将其中的高分子杂质含量作为其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征,并可借此进一步评价其生产工艺。
目前阿莫西林高分子杂质的分离分析主要采用凝胶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其中反相模式在常规质量控制中难以得到诸高分子杂质对照品:新近发展的Superdex Peptide凝胶色谱系统专属性强。无需杂质对照,是较为简易的分离模式,可分离出包括阿莫西林高聚物。阿莫西林四聚体、三聚体、开环二聚体、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等阿莫西林高分子杂质。但此法目前仅适用于阿莫西林原料和辅料对测定干扰较小的阿莫西林胶囊和片剂;对于阿莫西林颗粒剂,则因产品中存在较大量的辅料干扰,难以对各高分子杂质峰进行归属。为此,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与我所合作,试图寻找合适的分析体系对其产品阿莫西林颗粒中的高分子杂质进行分离分析。
并进而对其特定的制剂生产工艺进行评价。以探讨通过质量与工艺的相关性评价来控制产品中高分子杂质的可能性。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和试剂:阿莫西林颗粒(商品名:再林;规格:0.125g/袋;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31260,031035,031224,031006,030616,030612,均购自市场);阿莫西林原料(6个厂家,18批)和颗粒空白辅料均由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阿莫西林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为130409—200208,含量86.2%;阿莫西林杂质对照品:阿莫西林三聚体、开环二聚体、闭环二聚体,阿莫西林噻唑酸,amoxieillin-2(R)-piperazine-2,5-dione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蓝色葡聚糖2000为Pharmaeia公司产品;乙腈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及色谱条件
1.2.1 Alltech Model 626泵,Shimadzu SPD-10A紫外检测器,Alltech 570自动进样器,Clarity色谱工作站。色谱柱:Superdex Pepfide HR 10/30凝胶色谱柱,为Pharmaeia公司产品。
2.2.2 Shimadzu液相色谱系统,包括LC-1OAT泵,SPD-1OA紫外检测器,SIL-10AXL 自动进样器,Class-VP工作站。色谱柱:英国Spherisorb ODS填料,4.6x200mm,5μm,为大连江申公司产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阿莫西林原料中高分子杂质的测定:按文献方法,对6个厂家18批原料中的高分子杂质进行测定,其中包括海南先声药业阿莫西林颗粒所用原料.并同时以蓝色葡聚糖和各杂质对照品作系统适用性试验和峰的归属判别。采用Superdex Pepfide凝胶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分别取阿莫西林对照品溶液(0.04mg/m1)和供试品溶液(1Omg/m1.以4%碳酸钠助溶)20μl进样。色谱图中保留时间大于蓝色葡聚糖2000小于阿莫西林主峰的杂质均判定为阿莫西林中的高分子杂质,结果以阿莫西林计,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进行计算。
由此可见,6个厂家所生产的阿莫西林原料中均可能存在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未见阿莫西林高聚物、四聚体、三聚体、开环二聚体等;各厂家3批产品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均较均一, 海南先声阿莫西林颗粒所用原料的高分子杂质含量是其中最低的。
2.2 阿莫西林颗粒中高分子杂质的测定:
按英国药典2002年版 阿莫西林钠项下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6批阿莫西林颗粒进行了测定,并同时以阿莫西林颗粒空白辅料和各杂质对照品对色谱峰作归属。
对于反相色谱法测定高分子杂质,由于阿莫西林聚合物一般为极性相对小的杂质,在基于溶质极性来分离的反相色谱中,阿莫西林聚合物的保留时间大于阿莫西林主峰,一般来说聚合度越高保留时间越长。经与杂质对照品对比可见,6批阿莫西林颗粒中的高分子杂质主要是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未见阿莫西林高聚物、三聚体、开环二聚体等;各批产品中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的含量较均一,生产日期相差半年的产品问高分子杂质种类和含量无明显差别。
3 讨论
3.1对特定生产工艺的评价:由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分子中β-内酰胺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其在生产、贮存和使用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分子间的聚合反应,形成具有致敏性的高分子杂质。目前对阿莫西林颗粒剂的贮存和使用均已有严格的规定,因此,欲减少过敏反应在临床的发生,须严格控制其制剂生产工艺。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正是通过对产品中高分子杂质种类和含量的分析来评价其产品质量及稳定性。并进而反映其制剂生产工艺水平。
阿莫西林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是阿莫西林按不同聚合方式自身聚合而成的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该聚合物的免疫原性通常较弱,但作为多价半抗原,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且聚合度越大,引发过敏反应的能力越强。另外,阿莫西林口服制剂(主要是胶囊和片剂)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一般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含量高的样品,其它聚合体的含量也偏高,并与阿莫西林噻唑酸的含量呈一定相关性。所以对阿莫西林高分子杂质的控制包括了对阿莫西林高聚物,低聚物和阿莫西林噻唑酸的控制,其中高聚物含量的多少是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能力强弱的指征.低聚物和噻唑酸的含量可以反映并预测其质量稳定性。
对海南先声药业阿莫西林颗粒和其原料的检查结果显示,原料和颗粒剂中的高分子杂质种类一致,制剂过程中无高聚物和其它的低聚物产生,只是闭环二聚体和阿莫西林噻唑酸的含量有所增加,但二者在6批产品中的含量均一,且在生产日期相差半年的产品中含量稳定,反映出其制剂工艺较好,且水平稳定可控。
3.2 从生产角度控制阿莫西林颗粒中的高分子杂质:目前采用Superdex Peptide凝胶色谱系统可较为简易地测定阿莫西林原料中的高分子杂质,但由于受较多辅料干扰。该法对阿莫西林颗粒不适用。英国药典收载的反相色谱系统可较好地排除辅料的干扰。但需要杂质对照品进行定位。并且由于各高分子杂质峰位置分散,易受其它杂质干扰,并受系统中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定位等原因。不适合于常规质控。因此,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如何控制阿莫西林颗粒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是一个难题。
本文结果表明,采用较为简便的凝胶色谱法来筛选高分子杂质含量低的原料,并以指针性杂质来预测原料的稳定性;继而通过经过验证的稳定可控的制剂工艺,可以实现对终产品中高分子杂质的控制。即通过原料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完成对生产工艺的评价;再通过原料一生产工艺的控制,来实现对终产品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