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春秋季,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以内源性感染为主,但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粗蛋白和微量元素过多、断奶后突然更换饲料都可诱发或促进本病发生。主要发生于断乳前后仔猪,以同窝中生长快、体质健康的猪易发,发病率在15%~70%之间,如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死亡率可高达80%~100%。
一、临床症状
患猪常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部分猪有呕吐现象,常见眼睑、结膜、齿龈等部位水肿,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皮下。神经症状表现为不安,肌肉颤抖,不时抽搐,头向后仰或扭转,盲目行走转圈,死前四肢作游泳状划动,叫声嘶哑,最后因间歇性痉挛和呼吸极度困难而死亡。
二、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尸体营养良好,皮肤和黏膜苍白,以水肿为主要特征,多见体表、肠系膜、胃壁尤其是胃大弯和贲门显著水肿,心包、胸腔、腹腔内有大量积液与腹水,肺瘀血、水肿,脾脏肿大呈暗红色或紫黑色,柔软易碎,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
三、防治措施
治疗本病应以去除病因、排毒消肿、抗菌消炎为治则。
首先要及时隔离发病仔猪,对猪舍和用具可选用百毒杀、可佳、石灰水等进行消毒,以减少病源传播。同时要限制患病仔猪的饲料喂给,适当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和增加纤维素含量,促进肠道蠕动频率,加快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
药物治疗可用硫酸钠内服促进未吸收的毒素排出,恩诺沙星2.5毫升加地塞米松2毫克,痢玛停(中药制剂)2毫升分别肌注,每日2次,连用2~3日,也可用10%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毫升腹腔注射,每日2~3次,连用3日。对于病情严重的猪只可用50%葡萄糖40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头孢菌素30~50毫克混合静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2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日,同时用土霉素、肿毒康(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拌料饲喂,连用3~5日。
对该病的预防要保持圈舍和环境卫生,经常消毒,定期在母猪饲料内添加土霉素、恩诺沙星、大蒜素等,并喂给产仔母猪营养丰富的精饲料和青饲料。加强仔猪断奶前后饲养管理,注意气候变化,尽量减少环境应激,可用磺胺二甲嘧啶、五苓散、水肿康等混入仔猪饲料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