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是危害绒山羊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病原
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鹦鹉热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衣原体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繁殖,增殖过程因不同的发育周期有始体和原体之分。始体为繁殖型,无传染性;原体具有传染性,感染主要由原体引起。衣原体呈球形或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生活周期各期形态不同,染色反应亦异。经姬姆萨氏染色法染色,可见形态较小而具有传染性的原体被染成紫色,形态较大的繁殖性始体则被染成蓝色。受感染的细胞内可查见各种形态的包涵体,由原体组成,对疾病诊断有特异性。
衣原体在一般培养基上不能繁殖,常在鸡胚和组织培养中增殖。实验动物以小鼠和豚鼠对其具有易感性,鹦鹉热衣原体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感染鸡胚卵黄囊中的衣原体在-20℃可保存数年,0.1%福尔马林、0.5%石炭酸、70%酒精、3%氢氧化钠均能将其灭活。鹦鹉衣原体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而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
二、流行特点
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动物,多为隐性经过。家畜中以牛、羊较为易感,禽类感染后称为“鹦鹉热”或“鸟疫”。许多野生动物和禽类是本菌的自然贮主,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尿液、乳汁、泪液、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饲料及环境。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或用患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蜱、螨等吸血昆虫叮咬也可能传播本病。绒山羊在每年2~4月发生流产较多,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较高,羊衣原体性流产多呈地方性流行。密集饲养、营养缺乏、长途运输或迁徙、寄生虫侵袭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流行中国兽药114网。
三、临床症状
绒山羊衣原体病潜伏期50~90天。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一般观察不到征兆,临诊表现主要为流产、死产或娩出生命力不强的弱羔羊。流产后往往胎衣滞留,流产羊阴道排出分泌物可达数日。有些病羊可因继发感染细菌性子宫内膜炎而死亡。羊群首次发生流产,流产率可达25%~35%,以后则流产率下降。流产过的母羊,一般不再发生流产。在本病流行的羊群中,可见公羊患有睾丸炎、附睾炎等疾病。
四、病理变化
流产母羊胎膜水肿、增厚,子叶呈黑红色或土黄色。流产胎儿水肿,皮肤、皮下组织、胸腺及淋巴结等处有点状出血,肝脏充血、肿胀,表面可能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胎儿肝、肺、肾、心肌和骨骼肌血管周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五、实验室诊断
病料采集 采集血液、脾脏、肺脏、气管分泌物、肠黏膜内容物、流产胎儿及流产分泌物等作为病料。
染色镜检 病料涂片或接种鸡胚卵黄液抹片,姬姆萨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可发现圆形或卵圆形的病原颗粒。
分离培养 病料悬液0.2毫升接种于孵化5~7天的鸡胚卵黄囊内,感染鸡胚常于5~12天死亡,胚胎或卵黄囊表现为充血、出血。取卵黄囊抹片镜检,可发现大量的原体。有些衣原体菌株则须盲传几代,方能检出原体。
动物接种试验 将病料接种无特定病原的小鼠或豚鼠,经脑内、鼻腔或腹腔途径接种,均可进行衣原体的分离和繁殖。
另外,血清学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可用于本病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常容易与布氏杆菌病、弯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疾病混淆,须依据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诊断。同时还应与因气候、营养不良、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流产相区别。
六、防治措施
(一)治疗
注射用复方苄星青霉素Ⅲ号(青霉素钾、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 每次120万单位,3天1次;
氟苯尼考注射液: 每千克体重0.05毫升,两天一次,连用三次;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3毫升,每天一次,连用三次;
氧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毫升,每天一次,连用3~4天;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0.15毫升,每天二次,连用三天。
(二)预防
1.免疫接种 用羊衣原体灭活苗,严格按疫苗使用明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控制衣原体病的流行。
2.驱虫 应用蒙特.时兰(复方长效伊丙硫二醇注射液),剂量为每10千克体重0.05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
应用伊维菌素,每10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或皮下注射。春秋定期驱虫,控制和降低羊只体内外寄生虫的危害,驱虫后对粪便堆积进行生物发酵。
3.消毒 对疑似病羊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土壤、场地、圈舍、用具和饲养人员衣物等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应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每周1次;
应用中洲菌毒杀(复合季铵盐类)进行圈舍、场地消毒;
应用2%来苏儿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周一次。
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控制由管理不当,如拥挤、缺水、采食毒草、霜草、冰凌水、受冷等因素诱发的流产。同时要补喂常规元素(Ca、P、Na、K)等和微量元素(Cu、Mn、Zn、S、Se)等。 (作者:张剑 袁兆利 吉林省通榆县畜牧兽医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