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剖腹诊断治疗1头新疆驴结肠骨盆曲阻塞。结果手术驴术后不久便通气,腹围减小,体温、脉博、呼吸正常,术部切口无粘连现象,第2天开始食少量流质饲料,第6天开始食量增加,第20天后复查,病驴恢复正常。表明剖腹诊断治疗新疆驴结肠骨盆曲阻塞是可行的。
关键词:新疆驴;结肠骨盆曲;阻塞;腹部术
新疆驴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小型品种驴之一,主要散养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农村,饲草多以棉花、小麦等作物秸秆为主。与其他马属家畜一样,肠阻塞是新疆驴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病驴发生肠阻塞时,因其体型、肛门和直肠狭窄,一般无法进行直肠检查和直肠按摩、捶结治疗,多采用下泻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作用迟缓,有时无效甚至引起继发性肠炎。因此,凡不能进行直肠检查、直接按摩、捶结治疗,药物治疗又无效,全身症状又日趋严重的病例,应果断采取剖腹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1 主述及临床检查
新疆阿拉尔市托海乡1头6岁母驴,据畜主讲述,在2006年7月21日该驴曾食过大量1 cm左右长的棉花秸秆,自第2天起该驴吃草量明显减少,食欲降低,排便量较少,到第5天时,病驴食欲废绝,次日来我院诊疗。临床检查,病驴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不排尿,虽有排粪动作但无粪排出,腹围增大,前蹄刨地,回首望腹,打滚,有腹痛表现,病驴体温39.6 ℃,脉搏108次/分,口腔干燥有臭味,舌苔黄白,眼结膜潮红,被毛乏光,股内腋下微汗,肠音沉衰。因腹部严重臌气,经穿肠放气后不久再度臌气,疑似结肠阻塞,但直肠检查十分困难,难以确诊,经会诊决定剖腹探查和治疗。
2 剖腹检查和治疗
2.1 保定方法
将病驴右侧卧保定于手术台上。
2.2 麻醉方法
100 mL/L水合氯醛溶液颈静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30 g/L盐酸普鲁卡因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分别于十八肋间神经、骼腹下神经、骼腹股沟神经各注射10 mL)。
2.3 手术部位
左肷部剃毛,常规消毒后,在左侧髋结节与最后肋骨水平线的中点处垂直向下作一长约15 cm~20 cm的腹壁切口。沿肌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用手术刀柄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止血钳彻底止血,此操作应注意尽量避开大血管,并用拉钩拉开皮肤及各层腹肌,显露腹膜。术者用有齿镊子夹住并提起腹膜,并用手术剪在提起的腹膜上剪开一小切口。然后,术者经小切口伸入两手指引导手术剪剪大腹膜切口。在创口周围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渍过的纱布覆盖。
2.4 腹腔探查肠阻塞部位
因腹内压较大,在腹腔打开时,臌气的肠管随即会经手术切口涌出腹腔外。此时,应在臌气的肠壁上作一烟包缝合,并用手术刀在烟包缝合线圈内的肠壁上切一小切口进行放气处理。待放气完毕后,用酒精棉球处理切口,抽紧烟包缝合线并打结,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做一层伦勃特缝合,还纳已放气的肠管,再进行腹腔内探查。术者右手进入腹腔左髂区之后,在空肠与小结肠袢的内面,近盆腔口前下方,触摸到一较硬的阻塞肠段,将此肠段引出切口,经观察发现此段肠管为两列,两列肠管之间为较短的肠系膜,下列是左下大结肠,肠管粗大并有臌气,肠内有大量较干硬粪便蓄积,肠外有4条纵带及4列明显的肠袋;上列是左上大结肠,肠管空虚,管腔较粗,肠袋不明显。由左下大结肠转为左上大结肠的这段肠管称为结肠骨盆曲,管腔最细,并含有一坚硬性阻塞物。探查其他肠管未发现异常变化,据此诊断为结肠骨盆曲阻塞。
2.5 手术处理
因阻塞肠段的肠管有明显的出血斑,内有大量干硬粪便蓄积,可以判定阻塞时间较长,采用一般的隔肠按压来处理阻塞物不但有一定危险性且难以治愈。因此,在阻塞肠段上做一小切口,术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3个指端为着力点将肠管内的阻塞物按压成碎块,并全部取出,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肠管切口冲洗干净,用肠线对肠管切口先做连续缝合,再做内翻缝合,并对术部进行药物抗菌处理,清除血凝块、纱布,把肠管还纳腹腔,并使肠管恢复原位。
确实检查腹腔内无血凝块、线头、纱布等异物后,用10号丝线连续缝合腹膜与腹横肌。缝合腹膜时,用左手手指将腹膜垫起,隔离保护腹腔内器官,避免误缝内脏。缝合最后一针时,向腹腔内注入5 g/L普鲁卡因稀释的青霉素溶液20 mL;用10号丝线连续缝合腹内斜肌;皮肤和腹外斜肌用10号丝线结节缝合。缝合完毕后,对术部进行消毒处理,并打结系绷带,保护术部不受感染。最后给病驴肌肉注射4 mL苏醒灵,尽快解除麻醉。
3 术后护理及效果
3.1 术后牵遛运动
待手术驴完全苏醒后将其扶助进入柱栏内观察,以防卧地。待活动恢复正常后,每天定期地进行适当的牵遛运动,以促进肠管的复位,也有利于观察病驴腹痛症状是否消失。
3.2 术后合理饲养
术后待患驴有饮欲时,可给以适量温盐水。在术后2 d~3 d内只能喂给流质饲料,禁止喂草,待其大量排粪、全身情况恢复正常后,再喂以适量的优质饲草。并定期检查病驴的体温、脉博、呼吸、术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以及排粪、尿及其他情况。
3.3 药物辅助治疗
为防止病驴术后感染,及时调整病驴水、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术后应用适当药物辅助治疗,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50 g/L葡萄糖盐水。肌肉注射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300 μg,每日2次~3次,连用3 d。
3.4 治疗效果
病驴术后体温、脉博、呼吸正常,术部切口无粘连现象,术后不久便听到驴放屁,腹围减小。第2天开始食少量流质饲料,第6天开始少量吃草。20 d后复查,病驴恢复正常。
4 小结
新疆驴的大结肠的排列和分段与其他马类家畜的基本相同,起始于盲结口,末端延续为小结肠,排列成双层马蹄形,分4段3曲,顺次为右下大结肠、胸骨曲、左下小结肠、骨盆曲、左上大结肠、膈曲和右上大结肠;骨盆曲管腔较细,是最易发生肠阻塞的部位之一。体型大的马类家畜骨盆曲肠阻塞通过直肠检查。直肠按摩和药物治疗,很容易确诊和痊愈。对于体型小的马类家畜采取以上方法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困难。因此,对其疑似骨盆曲肠阻塞,药物治疗无效或体况日趋严重的病例,可以采取剖腹诊断和治疗。本次我们对新疆驴骨盆曲肠阻塞的处理实践证明,剖腹诊断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