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牧区家畜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672
核心提示:包虫病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犬类为此病重要传染源,此病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感染后致死率高,严重威胁居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牧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包虫病是一种流行于高原牧区的传染病,其中,疱型包虫病治愈率极低,因其高发病概率和高致死率,有“虫癌”之称。根据调查证实,犬类是包虫病虫卵的最终宿主,因此,犬类的管理也是防御包虫病最关键的一环。草原犬、狼、狐等食肉兽类,被多头绦虫侵入体内繁殖成熟后,形成的孕节片脱落后,能随粪便排泄散落草场,而释放大量的虫卵,造成此病的广泛传播

包虫病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犬类为此病重要传染源,此病潜伏期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感染后致死率高,严重威胁居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牧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

包虫病是一种流行于高原牧区的传染病,其中,疱型包虫病治愈率极低,因其高发病概率和高致死率,有“虫癌”之称。根据调查证实,犬类是包虫病虫卵的最终宿主,因此,犬类的管理也是防御包虫病最关键的一环。草原犬、狼、狐等食肉兽类,被多头绦虫侵入体内繁殖成熟后,形成的孕节片脱落后,能随粪便排泄散落草场,而释放大量的虫卵,造成此病的广泛传播和感染。针对此病的流行和发生,此病预防关键在于,防治食肉动物吃食含多头蚴动物的脑和脊髓。临床施治,选择抗生素,如吡喹酮注射液,氯丙嗪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等,均有不错的临床施治效果。个别病情较严重的病例,尝试用手术疗法,效果更好些。

1、病因分析

脑包虫有鸡蛋大小,外观囊泡,内含透明状液体,囊壁较薄,内膜有200个左右的头节。牛羊感染此病,多数经吃食绦虫卵而感染。进入牛羊体内后,随血液大大脑部和脊髓处。通常情况下,在2~3个月的发育后,将形成多头蚴而感染牛羊。

2、病原体生活史

牧区草原广阔,多数分散居住,野生肉食动物在草原自由活动。而且,居住牧民为防野禽的侵扰,多数每户会栓系1~5只牧羊犬,这样就为犬与牛羊交叉感染此病提供可能。

草原犬、狼、狐等食肉兽类,被多头绦虫侵入体内繁殖成熟后,形成的孕节片脱落后,能随粪便排泄散落草场,而释放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被牛羊误食后,将在其肠道中孵化六钩蚴,六钩蚴随血液到达脑组织和脊髓处,经几个月的发育形成脑多头蚴。但是,除脑和脊髓,其他组织处不能发育,多数虫体迅速死亡。

通常情况下,形成的多头蚴能在牛羊大脑中迅速发育,经两个周的时间形成粟粒大小,经六周的时间直径将达2~3cm,经10周的时间直径将达3.5cm。并形成发育成熟的原头蚴,囊体通常在7~8个月后停止生长,直径约能达5cm左右。

多头蚴的终末宿主为犬、狼等食肉野禽,一旦被其误食含多头蚴的脑和脊髓,将在消化液的作用,逐渐溶解囊壁,原头蚴将吸附小肠壁上发育,经2~3个月的时间,逐渐发育为成虫。进入脑部的多头蚴形成仓囊,由于仓囊压迫到脑的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致使患畜出现明显的特征性症状。如 :头向后仰,做前奔、后退、转圈运动,身体共济失调,倒地不起,后肢麻痹,离群独行等症状。在脑包虫感染后期,虫体寄生脑部浅层的羊只,头骨往往变软,皮肤隆起。病畜随之而逐渐消瘦、衰弱、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食,最后导致死亡。应注意与莫尼茨绦虫病、羊鼻蝇蛆病及其他脑部疾患所出现的神经症状相鉴别。多头蚴寄生在脊髓时,表现步伐不稳,后肢麻痹,当膀胱括约肌发生麻痹时,出现排尿失禁。

3、诊断

发病牛羊如果左侧不断转圈,而且圈很大,证明虫体体积不是很大,寄生时间不长,也就在1~2周。同时,对侧眼睛模糊或消失,可判定寄生在牛羊的左侧颞顶区。同样,症状相反,可断定为牛羊的右侧颞顶区。用手触摸,顶骨骨质软而薄,皮肤隆起,可考虑手术疗法。

4、治疗

4.1 抗生素

吡喹酮注射液,40g配10%溶液,牛羊用100mg/kg,皮下注射,预控效果更好。

氯丙嗪注射液,2.5%浓度10~20ml,肌肉注射,用1mg/kg,治疗效果不错。

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用300~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每次用2000毫升;1%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用3ml。上述静脉注射用量适牛1次用量。羊用酌情减量。

4.2 手术疗法

⑴保定牛羊,助手固定,头部向上固定。

⑵术前准备,药品:碘酒、酒精、麻醉粉、消毒粉。术器:刀片、缝合针、棉棒、缝合线、注射器、针头16号、14~16号细铁丝10cm、15~20cm长塑料管、止血钳、刀片等等。

⑶针刺仓囊,准确判断仓囊为止,据此侧卧保定牛羊。手术部位,上部固定,下部铺垫垫子。颅骨最软处,剪除毛发。术者以左手拇指压在软骨部位,右手持针,刺入颅骨,刺入深入 2~3 cm。一般以见到囊液喷出为准,有囊液流出时,倒置羊头使针孔向下,流出囊液,如出现流通不畅或断流 ( 主要是由于多头蚴头节堵住了针孔引起断流 ),可用细铁丝通往针蕊,再抽出10~30 ml,当见有少量气液,表明囊液见底。囊液抽完后,把羊头摆正,针头向上,用注射器取 1~2ml 碘酒,从针头注入,停几秒钟后迅速拔出针,用碘酒棉球压住针孔,此时不能立即将羊放开,要固定头部数分钟后再放开,将羊慢慢扶起,术后 1~2 d 内羊只可能还有转圈等现象,此时应防止惊慌,禁止舍外放牧,注意术后护理和饲养管理,一周后可恢复正常,随群放牧。

5、预防

此病预防关键在于,防治食肉动物吃食含多头蚴动物的脑和脊髓。牛羊有包虫病感染病例,脑和脊髓无公害化深埋或烧毁。严格驱虫管理,牧羊犬驱虫十分关键。同时,注意消灭狗、狼等终末宿主,避免病情的扩散和蔓延。捕杀无治疗价值的牛羊,加强料草和饮水管理,避免被肉食动物所污染。患病牛羊感染器官,及时采集,深埋或焚烧。患病脏器,禁止随便乱扔。

 
关键词: 动物 饲养管理 鸡蛋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