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安全使用兽用抗菌药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531
核心提示:,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核酸合成。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二、明确用药指征1.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核酸合成。

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在明确指征的情况下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畜禽免疫力,防止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二、明确用药指征

1.正确的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提

当畜禽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有条件的必须进行药敏实验,并保留细菌标本供进行血清杀菌活力(SBA)实验。在药敏试验结果未知晓前或临床诊断相对明确的,可先进行试验性治疗。

2.选用药物应综合考虑

选用药物应结合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药效学、不良反应、药源、价值与效益等加以综合考虑。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应选用本场或本地区不常用的药物,这样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经验。

3.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有赖于药品在畜禽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

用药前要根据药物在畜禽体内的半衰期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可作为衡量最低有效浓度的粗略指标。对危重病例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进行治疗。

4.注意用药疗程

病原体在畜禽体内的生长繁殖有一个过程,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起效时间即为疗程。疗程过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只能被暂时抑制,一旦停药,受抑的病原体又会重新生长繁殖,其后果是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药物连续使用时间必须在一个疗程以上。不可用药1~2次就停药或急于调换药物品种。长期使用单一抗菌药不但浪费,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引起毒副反应。

5.正确确定给药途径

常用给药方法:拌料、饮水、注射及气雾给药等。

给药途径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剂型、患畜畜种、病情及病畜禽的食欲和饮水状况而定。

选好给药途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治疗呼吸道感染应用新霉素、链霉素时应采用气雾给药,因为这两种药物内服吸收效果差。肠道感染,则必须采用内服给药。同一种药物给药途径不同,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同类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以青霉素类药物中的青霉素G和阿莫西林为例,青霉素G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在水中不稳定,极易被β-内酰胺酶和胃酸水解破坏,所以不应该混饮、混饲;阿莫西林为半合成制品,具有耐酸的优点,其内服效果良好。

采用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确保畜禽吃到足量的药物。拌料给药时,应按递增混合法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匀,尤其是安全范围小、剂量较小的药物更应混匀,以免动物采食药量过小起不到防治作用或因进食药量过大而中毒。

对严重感染病例多采用注射法给药,对零星散养的家畜,注射给药疗效更为可靠。肌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黏稠度,黏度大的药物,抽取的液量应适当超过规定的剂量,且注射的速度要慢一些。

 
关键词: 饲料 动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