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春季要防羊螨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11  来源:齐鲁牧业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9
  羊螨病,又称羊疥癣、疥虫病、疥疮等,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短期内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十分严重。
  ⒈病原
疥螨寄生于皮肤角化层下,并不断挖掘隧道以发育和繁殖;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该病主要发生于秋末冬初和春季,经接触而感染,如与病羊同群饲养、使用病羊用过的饲具和圈舍等;感染后3-6周发病。
  ⒉症状
该病初发时,因虫体小刺、刚毛和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可见羊不断在圈墙、栏柱等处摩擦;在阴天、夜晚、通风不好的圈舍及随着病情的加重,痒觉表现更为剧烈,继而出现丘疹、结节、水疱,甚至脓疮;以后形成痂皮和龟裂。
当患疥螨时,常始发于羊皮肤柔软且毛稀短的部位,主要是头部如嘴唇、口角、鼻面及耳根部等,病变逐渐向周围蔓延形成如干涸的石灰,故称为“石灰头”。
当患痒螨病时,病始发于被毛稠密和温度、湿度比较恒定的皮肤部分,如背部、臀部及尾根处,以后再向体侧蔓延。严重者,可见患部有大片被毛脱落。
羔羊生后与患病母羊接触,很快感染发病,常用口啃咬或蹄蹬患处,羊毛湿润,冬季患处挂白霜。
  ⒊类症鉴别
  ①与湿疹的鉴别
湿疹痒觉不剧烈,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无传染性,皮屑内无虫体。
  ②与秃毛癣的鉴别
秃毛癣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明显,其上覆盖的浅黄色干痂易于剥落;痒觉不明显。
  ③与虱和毛虱的鉴别
虱和毛虱所致的症状有时与螨病相似,但皮肤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较轻;容易发现虱及虱卵,病料中也找不到螨。
  ⒋防治
  ①预防
每年定期对羊药浴。对新调入的羊应隔离检查后再混群。经常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和良好通风,并定期对圈舍和用具清扫和消毒。及时治疗和隔离可疑羊只。
  ②治疗
一是局部疗法,可选用杀虫脒,配制成0.1-0.2%水溶液涂擦患处;一次净,山东农业大学兽药厂生产,直接涂擦患处;新星癣特灵,用小刷蘸药涂患处,每两天涂一次;辣椒烟叶合剂,配方为辣椒500克、烟叶1500克、水1500-2500毫升,混合后煮沸,熬至500-1000毫升,滤去粗渣,使用时加温到60-70℃,每天一次,连用7天。
二是药浴疗法,可选用0.025-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或0.025-0.03%林丹乳油水溶液,或0.05%马拉硫磷水溶液等浴液;此法适于养羊较多、气候温暖、普遍发病或预防用药等情况;为提高药浴效果,应注意先小群试验再大规模使用,药浴羊只应刚剪过毛不久,药浴液温度不低于30℃,隔5-7天重复药浴2-3次(杀死虫卵)等操作中的问题。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