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绵羊慢性铜中毒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11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47
  1 发病情况 

  病例一:  邢台市某羊场饲养的2月龄的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杂交一代羔羊18只相继发病,发病率高达43%,而且其中6只先后死亡,经询问畜主该场羊只在15日龄和1月龄分别接种过两次三联四防疫苗,因此排除了羊梭菌性疾病;该场羔羊于15日龄开始补饲自己配制的羔羊补充料。羊突然发病,膘情好,生长发育较快的羔羊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而且病程持续时间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1~2天甚至数小时。

  病例二: 石家庄市郊县一养殖户所养的小尾寒羊,先后有24只发病,9只死亡,发病率为37%,病程6~15天不等。成年母羊尤其是怀孕羊发病率较高,经询问畜主1个月来羊常采食修剪葡萄剪下的秧叶的病史。

  2 临床症状 两起病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肌肉震颤,食欲降低,饮欲增强,反刍停止,可视黏膜黄染、充血,呈土黄色,晦暗无光,颈静脉采血,血液呈深褐色,体温偏低,粪便干燥,尿液减少且呈黄色或深黄色,腹围增大;胃肠蠕动音弱,心率不齐。

  3 剖检病变 病死羊经剖检大多表现血液稀薄,肝肿大、土黄色、质脆且有出血点,肾脏肿大呈古铜色,心包积液,脾脏暗黑色,腹膜、浆膜、脂肪及腹腔内脏器官均黄染,个别病羊膀胱有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通过调查羊的病史、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症状初步断定为补饲含铜量过高的饲料和采食喷洒过蓝矾的葡萄秧而引起的慢性铜中毒,为进一步确诊,从发病羊颈静脉采血,送往某高校进行血液微量元素分析检测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羊饲料和葡萄秧进行铜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血铜含量分别为3.6~5.2 mg/100 ml和2.9~4.8 mg/100 ml,羊饲料含铜量为46.8 mg/kg、葡萄秧叶含铜量为51.6 mg/kg。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绵羊血铜含量超过2 mg/100 ml,即可确诊为铜中毒。

  5 防治措施 (1)立即停止饲喂硫酸铜含量过高的饲草饲料。(2)解毒保肝,用10%葡萄糖、10%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肌苷、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通过静脉输液,与此同时,用铜拮抗剂四硫钼酸铵按3.5 mg/kg体重进行皮下注射,隔天1次,连用3天。(3)防止继发感染可按羊的体重静脉输注一些抗生素防止由于羊只发病体弱而感染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部分病羊可以治愈,但是由于是铜的慢性蓄积中毒,一些症状较重的病羊仍然不能治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