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行业从初始的粗放模型开始一路走来,经过市场的洗礼和历练,迎来了市场和企业综合竞争的时代,在新的营销形势下,笔者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思维需要加强。
第一 集中力量全力以赴
其实大家都知道,做好一件事比做好几件事要容易,也更容易成功。军事学有一个第一原则叫“集中兵力”,这个经典军事名言告诉我们,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某一种能量,能量只有集中起来才有力量。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集中和聚焦的力量。但是在企业经营和市场操作时,我们又往往更倾向于大面积撒网。所以,业务人员做市场时,凡是要很大的区域者,最后非常容易导致一团糟最终草草收场。其实做企业也是如此,要集中,不要盲目多元化,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没有饿死的,只有撑死的。”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一样:一个专注的常人比一个精力分散的天才更有成功的机会。
因此,笔者以为,新形势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同一个中心问题,而不是把能量分散到新的领域、人事、功能或问题上;不要追求一千个问题都解决得和竞争对手一样好,而只要一个问题解决得比对手好得多就是胜利。
第二 找准焦点心无旁骛
如果说上述思维是让我们集中力量的话,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是让我们找到淋漓尽致发挥力量的方法:找准焦点。即作为企业,要不断寻找和更新企业发展的突破点,作为个人要勇于和敢于放弃“全面发展”,就象军事学的第二条原则“出其不意”,放在营销学中,应该就是向深处而不是向宽处发展;就象所有突破阻力的工具都是尖的,所有用来增加阻力的工具都是宽的——向宽处发展增加竞争对手,向深处发展增加领先和合作。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我们在市场中的操作,其实抓住一个养殖集中村,就有可能抓住了销量。
第三 寻求简单一目了然
科学的哲学原则是最优秀的理论是假设最少的理论,而分析优秀的企业,他们都找到了简单的经营管理模式。所以对企业和个人而言,有一个都适用的原则就是少就是多。尽管复杂才能体现水平、通过产品线、品牌等的延伸可以得到更多赢利,但是复杂也常常给管理者设置陷阱:当一个简单的业务模式刚刚开始取得成功就开始把它变得复杂之时,就变得愈发难以控制了。而且复杂带来的成本上升和效率的下降,比其带来的好处要大得多。
所以,越是复杂的产品,越是要一个有简单的企业结构来与之匹配进行销售。那就是仅仅注意最简单的20%,在所有领域找最简单的20%。如果太复杂,简化之;若做不到,取消之!简单化的领域可以包括产品种类、流程、营销口号、销售渠道、产品设计、客户调查…
每个市场都有少数几个供应商比其它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他们得到最好的价格、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在每个市场也总有少数几个企业能使成本最低,能比其它企业有更高赢余。每个公司总有来自20%的员工创造着80%的赢余。这就是80/20原则。
我们不难发现80/20原则衍生出“努力与结果之不对称原则”,而此原则适用于所有层次:市场、细分市场、产品、客户、品牌、部门、员工……
所以,凡事寻求简单,力求一目了然是新时期的新思维。
第四 重强避弱发挥优势
我们时常听到来自“木桶原理”的“弃强补弱”,其实这里隐含陷阱。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或弱点,只是程度和危害程度不同而已,重要的是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弱点,而是要尽量把自己的优势适时发挥!在具体的市场中,我们看到有的业务人员是谈判的高手,有的是喝酒的高手,但如果结合自己的优势去做,一样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和军事学的原则“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作战的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错误的用力可能导致对自己的失望和自卑,而一个专注的常人、企业可能会比一个在许多领域的分散者更有用、有效。用正确的人、采用正确的手段、做正确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完美重要100倍,营销、管理也一样。
第五 客户导向有的放矢
并不是所有客户都是你的目标客户。目标越少,你的竞争力就越强。所以笔者大胆提议的新思维是“裁减客户”。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因此会影响销量,这种传统思维的错误在于——只考虑直接结果,不考虑间接后果;形成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行为(而营销要求我们为目标客户解决问题比关注自己利润更重要);传统的成本核算导致尽量高的价格、尽量低的工资,但这显然不正确,因此导致大部分企业、行业在走通过更大的投入增加收益的老路子,市场上有大量无用的生产能力;企业如果是内向型,则会象过去的地主藏钱一样去积累利润,而不是象外向型企业那样,去考虑如何把利润还给目标客户以期更大的利润。
所以,谁是我的目标客户?能否更窄一些?更准确一些?是我们应该去深思和行动的。
作者为天津市海纳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马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