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GMP » 验证指导 » 正文

兽医生物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2-2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张玲  浏览次数:813
为实现农业部关于各生药厂2005年实现GMP认证的目标,近年来,各兽医生物药品厂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符合GMP要求的车间改造工作。随着这一工作的深入进行,编写软件,完成认证准备工作已提上日程。
药品的GMP认证,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是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情况的检查认可过程。为确保产品质量的万无一失,GMP对药品制造整个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规定了一系列基本要求,其核心是确保产品质量。在这些要求中,硬件是基础,离开这个基础,认证无从谈起;软件是条件,缺少这个条件,企业不能有机运转,更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因此,搞好软件建设已成当务之急。
1、GMP对产品质量的重新认识
生物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应用得当,药品质量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反之,则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疫病流行。若混入其他病毒,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生物药品具有专一性,时效性,检验的专业性以及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生物药品既是商品,可以正常流通,又不是一般商品,对它的质量应有特殊要求。过去判断一批产品的优劣,不考虑生产过程,主要靠检验人员抽检少量终产品的样品,看这些样品是否合格,合格的就认为整批药品都合格。这种判断质量的方法有很大的片面性。
企业质量的保证是以批为单位,用户则是以‘瓶’或‘针’为单位。严格地讲,用户使用的那一针、那一瓶是没有经过检验的,因为药品检验本身是破坏性的。生物药品的检验有很强的专业性,用户凭感官不能鉴别药品的质量,质量完全靠生产企业来保证。因此,必须保证生产的产品不发生混淆,不发生差错,不发生污染,每批产品整齐划一,质量完全一致。这就必须赋予药品质量以全新的概念,这就是GMP对质量的重新认识。
GMP将质量表述为:产品、过程、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特性及其总和。这一表述不仅说明了产品的最终检验结果,还包括了生产的全过程以及售后的相关服务。这一质量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单凭检验结果判定质量优劣的概念,真正做到了:好的产品是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2、软件体系——文件系统
GMP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提出了明确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通过软件体现出来的。生物药厂的生产活动中,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标准,都要明确为什麽要做(Why),在什麽地方做(Where),什麽时间做(When),由谁来做(Who),做什麽(What)和怎样做(How)。这就是所谓的5W1H。在药品生产当中,必须作到标准的统一。一个工种,一个工序,不论什麽人来做,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必须杜绝生产中的随意性。GMP将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行为划分成三类标准:(1)技术标准,包括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和验证方案;(2)管理标准,包括人员、生产、质量、工程、设备和物料;(3)工作标准,包括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SOP)。
2002版兽药GMP对记录也做了明确的要求,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特别采用带标的批记录,减少了记录的文字,并对操作人员起到提醒作用。对工作过程要如实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记录(凭证)、批记录(批档案)、销售记录、物料记录、质量记录等。
GMP管理文件涉及药品生产的十二大方面,囊括了药厂全部生产活动,即人员构成、机构设置、厂房、设备、物料、卫生直至生产检验和销售的全部内容。尽管文件数量多,但由于要求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便于管理,避免重复和遗漏,这些文件按功能、作用加以编码,形成系统,这就是文件管理系统,也称为软件系统。
有了软件系统,就能在生产当中“做有依”,“行有迹”,“查有据”,“追有踪”,真正实现GMP管理的目标。
3、GMP的质量概念与过去监察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GMP将质量概念扩大到了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对过程的控制更严格,更具体。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中增加了质量保证部门(Quality Assurance),即QA部门,其重点职责是监督管理。原来的监察室为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部,即 QC职能部,其重点职责是质量检验。
目前各生物药品厂的监察室,除负有产品检验的职责以外,还担负贯彻监察制度,对产品原料进行检验,对提供种蛋的鸡群进行抗体监测等项工作。这些工作实质上是QA工作的一部分,只是没有GMP规定的那样细致、准确罢了。根据GMP要求,在质量保证部门增加QA机构,大大增加了监测的功能和范围。既包括了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原料供应厂家的资质如何;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又包括了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得如何;水、汽条件是否满足生产要求,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车间净化是否达标等等。总之,生产的全过程都在QA监控之下。一批产品出厂,除QC出具检验报告单以外,QA还要审核这个报告单,并根据监察结果出具监察报告单,二单合一,产品方可出厂。这一点与过去的检验程序是不同的。
4、验证的重要性
对验证重要性的认识,标志着GMP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2版的兽药GMP,较1994年试行版做了较大改动,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进一步强调了验证工作的重要性。验证是能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行为。2002版的GMP把验证工作单列一章。
药厂的生产,有时并不能产生和预想完全一致的结果,有时会发生污染或报废。换句话说,设计好的工艺并不一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在正式生产之前,必须对那些与生产有关的条件、设备、工艺逐一进行验证。根据GMP的要求,为完成验证工作必须首先成立验证领导小组,制定验证计划,逐步组织实施,并做好验证记录。对于兽医生物药品生产企业来说,由于生产的疫苗是最终不需灭菌的制剂,因此除了厂房设施、设备和工艺验证之外,验证还要紧紧围绕无菌这一点来进行。
预验证与生物药厂的技术改造同时开始。这里包括净化厂房的工艺设计及其论证,各种施工设计图纸,设备选型的有关资料等。疫苗生产的净化厂房是否达到设计的净化和空调要求,工艺用水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是验证工作的重点。
对生物药厂来说,最容易忽略但也是最重要的验证是消毒效果的验证。这里包括空气消毒,设备消毒,以及工作服消毒等,这些消毒必须经过验证。按各厂的惯例,常用的消毒剂是75%乙醇和0.2%的新洁而灭,但它们的消毒效果到底如何,一般企业很少进行深入探讨。企业应了解哪一种消毒剂更适合本厂的特定微生物区系分布。GMP要求通过验证明确这些消毒剂的实际消毒效果。工艺验证主要是各种工艺参数的验证,如冻干曲线的验证等。在工艺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产品验证。在生产原料或设备发生变化时,要进行再验证。总之,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都要经过实验的检验,确实可靠才能用于生产。这是GMP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5、加强学习、培训,是搞好认证工作的基础
为实现2005年兽药企业GMP认证的目标,农业部已于2001年八月成立了GMP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具体部署认证工作。兽药企业如何适应2002版GMP,也会很快作出具体安排。要做好认证工作,首先要把2002版的GMP学好,理解透。可以借鉴国家药监局把14章88条内容细化为225项具体要求的做法,确定评定标准。企业有了标准,就能够按要求逐项加以落实,通过多种方法,逐步培训各级管理人员。使大家真正掌握GMP的实质,并结合本厂实际,着手编写软件系统。
GMP认证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兽药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兽药行业管理上的一场革命,是兽药质量的本质飞跃,意义重大。由于GMP要求与传统的药厂管理模式不同,各级管理人员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尽快制定标准,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才能搞好认证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