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期A8版刊登了《生猪价格异常波动,政府需发挥调节作用》的文章,指出目前生猪市场低迷,并分析了当前生猪的价格波动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养殖户纷纷贱卖生猪,然而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这里的养殖户不但没有急着将猪出栏抛售,而且还冷静地买进了仔猪——
养猪业遭遇低价“寒流”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河南、江苏、四川、湖南等养猪大省的生猪价格在今年3月底下跌到近4年的最低点,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6%。云南省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自去年“两节”过后便开始持续回落,已连续近一年半的时间呈下降趋势。
一年前还是“涨”声不断的生猪市场为什么在今年走到了低谷?生猪存栏数量过多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2004年初的禽流感过后,仔猪、活猪价快速上涨,养猪效益高,仔猪、母猪补栏进入高峰,造成生猪存栏数量过多。另外,很多养猪场在去年猪价刚刚有所下降的时候,纷纷抛售,出现了卖大猪的现象,一些地方甚至卖母猪,造成集中上市的生猪数量大增,同时天气逐渐转暖,肉类消费相对减少,进入淡季,猪肉消费需求下降,造成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降价是必然的。出栏一头150公斤的肥猪,不但赚不到一分钱,还要赔上近200元,很多养猪户亏损严重。
市场低迷
农民为何不卖反进
然而,当记者来到生猪养殖大县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时,却没有看到想像中市场的混乱和养殖户的焦虑,相反,养殖户依旧肥猪满圈,生猪交易市场秩序井然。大河镇是国家级品牌全国两个地方良种之一的大河乌猪的养殖重镇,该镇黄泥村的180户几乎户户养猪,村民石春杨于2000年通过小额信贷将自家的猪圈从几头猪扩大到现在的仔猪、肥猪、母猪共150多头,在今年的价格低谷,他不但没有急着将猪出栏抛售,上个月还买了30头仔猪,欲借低价机会淘汰老品种,猪价一涨便进一步扩大规模。
据富源县畜牧局局长陈晓锁介绍,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大河乌猪的价格开始下降,5月份的平均价格是每公斤6.13元,6元是盈亏平衡点,低于6元出售,农民做的就是赔本的买卖。虽然仅仅高于6元成本价一点,但是降价幅度比周边地区小得多。
富源县畜牧局书记陈仕江说:“养殖户的心态与市场的稳定紧密相连,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里,即使市场低迷,农民也能清醒的认识到,价格下滑是带有周期性的正常现象,有利于淘汰市场中的不合理因素,规范养猪方式,利于将来养猪发展。”
对于眼下低迷的市场,石春杨说:“2005年我家出栏110多头肥猪,价格在每公斤7.3元到7.5元,现在降到6.2元,加上饲料比往年贵,现在出栏赚不到钱,但是大河乌猪一直保持着比普通猪高5角到1元的价格,凭我几年的经验,再过几个月猪价会上去的。”
政府、龙头与散户共渡难关
石春杨和其他养殖户的底气来自对大河乌猪这一品牌的信任,大河乌猪是列入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优良地方猪种,而富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作为支柱产业的畜牧业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将大河乌猪打造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金猪”,富源县保良种、抓龙头,走出一条品牌之路。
为建立健全畜牧管理机构,富源县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机构网络,160个村委会,村村都有一个兽医站。另外,富源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拨专款奖励养殖大户,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大河乌猪养殖奖励大会上,147万元发到了养殖大户手里,石春杨和村里的50个养殖户得到了3000元到1万元不等的奖励。
产业发展中,加工流通是重要环节,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黄泥村党支部在富源县城农贸市场建起了“大河仔猪批发市场”,年销售仔猪10万头。龙头企业与散户签订收购协议会有最低保护价,保证生猪贱时养殖户卖猪不犯愁,生猪贵时屠宰户保证有货源。
富源县高级畜牧师李祥说:“在现今的行情下,一头猪加工成冻肉来卖,企业要亏100多元,将冻肉、火腿、冷鲜肉结合起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就有效益,企业效益好才能保证散户的利益,形成以市场销售带动生产的良好局面,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采访札记
有序发展才能抵御市场风险
近年来,生猪产业起落频繁,始终在一个周期性怪圈中波动。3年前,富源县的养殖户也跟着吃尽了苦头。当猪价看好效益较高时,养殖户们蜂拥而上,跟着全行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快速膨胀;而当猪价下跌效益下滑时,养殖户又一哄而散,抛售罢养。养殖户始终让市场牵着鼻子跑,效益也是忽高忽低,有的甚至赔个精光。
记者最近在富源县采访时发现,全县的生猪养殖户在猪价低迷全行业亏损时却心态平和,往年的“贵时买,贱时抛”的跟风现象没有了。养殖大户和农户冷静对待猪价的涨跌,可见其市场理念的成熟。
近两三年来,富源县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扶持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养殖,改良畜种,防疫治病,畜牧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类型的大河乌猪饲养管理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引导、扶持、加大对富源火腿等深加工项目的开发力度,着力培育扶持发展运销户,建立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为富源县的养殖业增强了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外面的猪价涨落对富源县的影响就相对较以前小,始终保持着比周边地区高出五六角的价格优势,就在猪价最最低时也维持在赢利点之上。
富源县的猪价较为稳定,一是得益于大河乌猪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大河乌猪肉质香嫩,口感极好。2002年12月,经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大河乌猪成为继苏太猪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猪品种。2003年农业部将大河乌猪定为国家级新品种。大河乌猪品牌市场认同度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正逐步上升。
二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富源县政府积极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同时把养殖户变成龙头企业的一个车间,千家万户的散养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强了服务,减少了盲目和风险,看似千家万户却有序地面对市场,提高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相关部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市场规律,猪价波动是供求导致的市场自发调节,避免了养殖户盲目生产,从养殖户本身解决问题。
近期,全国猪价回升,看来农户们的期盼没有落空。但不定因素还较多,养殖户要保持理性,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生猪结构调整,控制存栏率,加强防疫,降低饲养成本,待到行情进一步看好时就有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