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农业部三天发两文 养猪业的春天要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5  浏览次数:203

据农业农村部8月23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36号(农业水利类395号)提案答复的摘要中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稳定生猪生产基础保障政策,继续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帮扶带动。

此外还指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指南,以畜牧大县为重点编制实施规划;开展相关标准执行情况调研评估,适时启动标准制修订工作;继续落实好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项目环评和养殖用地等政策措施,为生猪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而就在8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刚表示,将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稳定规模猪场存量。农业部官网刊登的政策解读指出,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下半年是猪肉的消费旺季;综合判断,猪肉市场供需在一定时期内会维持基本平衡,养猪业有望保持适当盈利,但养猪的高利润阶段已经过去。

政策的支持真会改变猪业行情么?事实并非如此!

在短暂反弹后,国内生猪价格又陷入阴跌行情。8月24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1跌破17000元/吨大关,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与期市近期走跌行情相同,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也不乐观。据搜猪网数据,8月2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75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4.8元/公斤下跌了0.05元/公斤,单日跌幅0.34%;较去年同期的37.28元/公斤下跌了22.53元/公斤,同比跌幅60.43%。

近一周以来,猪价呈小幅下行态势,最近三四天猪价跌势趋缓企稳,围绕14.8元/公斤保持窄幅平稳震荡局面。目前最低价东北地区行情维持在13-13.5元/公斤,多地大肥猪出栏价格低于12元/公斤。南方高价区大部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除广东和海南两省高位持稳外,其他各地维持在15.5-16元/公斤左右。对比此前生猪价格高企时供应紧缺的市场环境,目前国内生猪供应量较为充足,成为导致猪价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养猪场户每头生猪销售收入为2056元,养殖总成本2185元,每出售一头商品猪亏损129元。持续亏损已使得部分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以及,8月16-22日,新希望、正邦、海大、安佑、特驱、澳华等一大批饲料企业陆续宣布饲料涨价,猪料、鸡料、鱼料齐齐上涨,上涨幅度在50-125元/吨。

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因生猪市场在去年的时候利润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今年急转直下,出现了深度的亏损,之前保生猪供应的任务要完成,而现在价格一降再降并已出现亏损,感觉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所以因产能的巨幅波动对生产者,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在这个背景下,出台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

在国家收储政策托底提振下,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养殖户对屠企持续性压价抵触情绪较强,限制了猪价下跌表现;但由于饲料养殖成本上涨叠加双疫情压力影响,养殖端趁猪价稍有上涨有一定的逢高出栏情意愿,持续对猪价反弹上涨形成牵制,另一方面,下游消费需求表现持续不佳,虽立秋节气后,市场贴秋膘需求增多,但受国内新冠疫情散发病例增多,餐饮行业及户外旅游消费需求受到阻碍,终端消费季节性转好不及预期,屠企高价接受度有限,加剧了屠宰压价情绪的反弹。

但是短期来看,8月下旬养殖端仍有抗价惜售意向,月底规模场出栏计划减少;同时,学校开学对消费有一定提振,预计下旬生猪价格或先跌后涨,其中跌幅相对有限。将预测周期拉长,9月份生猪存栏增加,供应依旧充足,但养殖端抵触低价,或仍存抗价惜售的心态。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凉,终端消费或有一定好转,但幅度或有限;中旬左右部分高校开学,南方疫区或解封,月底有双节提前备货,或皆对需求有一定提振。综合来看,预计9月上半月生猪价格震荡运行为主,下半月价格有上涨可能,整体月均价与8月或差距不大。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