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猪周期拉长了!今年是第五个猪周期 目前已处于下跌阶段 暗示拐点已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6  浏览次数:292

随着生猪价格飞上天际线又跌下地平线,生猪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散户养猪也是一个敏感点。非瘟以后出台的一些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让散养户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没人再反对散养户养猪了。一边是看重散养户在恢复生产中的作用,一边却又缺乏精准的扶持政策,养猪难啊!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猪价格在6月份第4周跌至13.76元/公斤后连续2周回升,7月份第1周价格为15.58元/公斤,环比上涨13.2%。7月份第2周虽然涨幅回落,但环比仍上涨了2.1%,达到15.90元/公斤。7月份第3周略涨0.1%,为15.92元/公斤。

对短期猪价快速反弹的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4点

一是前期大猪逐渐消化,市场压力减缓。

二是部分地区猪肉消费提振。

三是国家启动托市收储。

四是前期猪价超跌后,已经达到阶段性底部,本身具备一定的反弹需求。

本轮猪周期何时结束,回归大涨?

先以历史上4个完整周期为例,看猪周期运行规律,这4个周期分别是:

2003年6月份至2006年5月份;这是第1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为6.1亿头。(本次猪周期无“人为干预”)

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这是第2个周期,生猪出栏量最高接近6.5亿头。(本次猪周期无“人为干预”)

2009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这是第3个周期,生猪出栏量达到7.5亿头历史高峰。2009年6月份是我国首次启动调控预案,国家猪肉收储12万吨冻肉;收购前,猪粮比价已经连续4周低于6:1盈亏平衡预警点,生猪价格创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收储后,有效扭转了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据原农业部480个集贸市场监测点数据,2009年6月第2周生猪价格止跌企稳,从第3周开始连续15周回升。

2014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这是第4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也在7亿头上下。2014年启动合计15.3万吨的冻猪肉收储;从3月底国家启动收储,4月第1周生猪价格跌幅趋缓,4月底企稳,5月初第2次收储后猪价快速回升。

4个完整周期持续时间分别是36个月、36个月、59个月和49个月。每个完整周期包括上升阶段、下跌阶段,时间跨度呈逐步拉长趋势。

目前正在运行的是第五个猪周期,从2018年6月份开始。注:非瘟首次登陆我国是2018年8月份,说明在非瘟之前,我国的猪周期一直以“正常”趋势运行,但不难看出,从这4个猪周期整体来看,持续时间明显拉长,由最初的3年,转变为3.74(平均值),但从近2次猪周期来看,实际我国的猪周期为4.5年左右。第五次也就是本次猪周期叠加了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环保政策调整、生猪产品调运政策调整和生产周期性因素,与前几个周期有极大不同之处。

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了25%,经过不懈努力,产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超过2017年水平。正是因为生猪供应充裕,才导致今年价格持续下跌。小编了解到2017年同期猪白条价为8.5元左右/斤,而截至目前价格来看,加上饲料成本,防非成本的增加,今年7月生猪价格7.96元,白条价格可想而知,虽然近期猪价反弹幅度较大,还有回落调整,但跌至前期低点可能性比较小,后期可能将季节性震荡回升。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