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一季度中国猪企出栏量名次再生变 温氏被新希望反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9  浏览次数:125

在曾经稳坐中国第一大养猪企业“宝座”多年的温氏股份于2020年被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同时反超后,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温氏的出栏量亦已不敌新希望,降至全国第四位。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前四大猪企的对应出栏量分别为牧原772万头、正邦258万头、新希望228万头、温氏210万头,同比增幅分别约为201%、146%、177%、-7%。

但从3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来看,温氏仍具领先优势,达到26.20元/公斤,其次为正邦的24.86元/公斤、新希望的23.50元/公斤和牧原的23.21元/公斤。

对于温氏的出栏颓势,该公司的解释是“前期投苗减少”。其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在近日的可转债发行网上路演中透露,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公司猪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为77.18%、74.10%、58.12%、29.02%。

投苗的减少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母猪产能的损失。梅锦方曾介绍到,公司今年一季度有能繁母猪约110万头,后备母猪约50万头;预计到今年年底,其能繁母猪群体数量可达到180万头左右,后备母猪80万头左右。

而温氏在2020年8月时曾有透露,其当时的能繁母猪数量为110-120万头,预计在当年底可达到170万头的目标。

可兹对比的是,牧原截至2021年3月底的能繁母猪存栏为284.6万头。正邦在经过大幅淘汰后,截至今年1月底有能繁母猪123万头、后备母猪81万头。新希望3月初透露的能繁母猪存栏亦为110万头。

在上述网上路演中有投资者称牧原通过二元回交育种模式很好地抓住了这轮非瘟红利,温氏何不赶快采用这种育种模式?董事长温志芬则回应称,“我们已经采用这种繁育模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