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2021年一季度东北生猪调运形式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30  浏览次数:229

【导语】2020年国内猪源紧张大背景下,东北市场作为生猪主要输出区域,“风向标”地位显著。2021年一季度,多重因素下东北猪源外调量明显减少。后期随着南方产能逐渐恢复,对东北猪的需求是否依然旺盛?调运半径又将如何调整?本文来具体分析。

东北市场为国内重要输出区域

非瘟发生后,因复产时间最早且本地消费有限,东北地区为国内生猪重要输出区域。从图1看到,2020年东北生猪流入量最大的省份为湖南和广东,流入比例分别为21.43%、10.35%。在利润的驱使下,东北猪源外调区域由北方周边省份转为销价较高的南方,且外调的生猪和猪肉总量已超过区内总产量的一半。

进入2021年,1-2月份非瘟等各项疫病再度席卷北方市场,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纷纷“中招”,且规模养殖集团所受损失高于散户。出于避险需求,中小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在差距悬殊的价格优势下,11030公斤体重生猪受到的冲击较大。而东北因规模化程度较低且疫情较轻,猪价与北方其余市场基本持平,甚至已赶超部分市场。

2021年一季度东北猪源外调减少

导致一季度东北生猪与猪肉外调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北方外调市场竞争加剧。从图2看到,2020年上半年东北与山东的价差在1.0-2.0元/公斤,下半年受东北外调大猪价格高位支撑,两地价差缩减到0.5元/公斤左右。而2021年一季度,在东北与山东标猪几无价差且山东低价小猪偏多的情况下,东北外调价格优势消失。也因此,2020年1-3月上旬,东北外调猪源多为130-200公斤大体重生猪。

第二,南方对大猪需求降低。随着天气转热,南方消费大猪速度减慢,外调市场中,对东北的制约尤大。猪肉方面,在山东、河北等地低价小白条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东北白条外调无利润,基本走本地市场。

第三,南北价差缩减。随着南方产能逐渐恢复,东北与南方之间的价差也在明显缩减。2020年初,东北与广东、湖南最大价差分别在10.37元/公斤、7.91元/公斤,3月下旬最低降至3.14元/公斤、1.6元/公斤,其利润不足以支撑外调。

二季度东北外调量或有增多

因一季度东北受非瘟疫情影响较小,在4月份下旬以后,国内供应显露紧张状态的时间段,东北供应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充足。南方雨季为非瘟疫病高发期,且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南方整体恢复程度有限,届时仍需北方猪源调入,东北外调量或增多。但夏季为猪肉传统的消费淡季,整体需求降低,对外调量形成制约。

综合来看,卓创资讯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东北地区生猪及猪肉的外调量或有增多,但增幅有限,外调数量并不及2020年。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