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没有热点,资金就只能盯着最确定的猪肉股买……10月25日,仍然是猪肉股、鸡肉股的天下。至午后记者发稿时,两大板块分布上涨4.06%、4.34%,领涨两市。 从个股表现上看,资金火力集中在了牧原股份这类老龙头,以及得利斯、龙大肉食这类位居行业下游的滞涨猪肉股。 以25日为例,涨幅前五的猪肉股中,得利斯、德美化工和罗牛山年内涨幅分别为67.59%、38.66%和4.99%,远远低于年内已经上涨了240.87%的牧原股份。其中关键,有两点:第一点是二级市场,滞涨猪肉股盘子很小,利于资金拉涨,如得利斯今日涨停后总市值尚不过36亿元。 第二点来自行业因素,在生猪价格连续飙涨后,下游屠宰及肉制品企业存货随之升值,另一方面终端肉制品本身也存在着涨价预期。 华泰证券近期便举例称,双汇在18年猪价低点开始加强冻肉储存,有效应对猪价上涨周期,:18H2/19H1存货-原材料增加值为0.5亿/5.3亿,成本端对应白条肉平均出厂价为18.4/21.9元/公斤,按当前今年10月中旬的白条肉价是42元/公斤计算,当前库存价值为11.1亿,比库存成本增值93%。这一道理放在得利斯身上同样适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得利斯冷却肉及冷冻肉收入7.2亿元,低温肉制品1.9亿元,速冻类产品收入0.96亿元,合计占当期收入的90.3%。 不过,从近三个季度的存货变化上看,得利斯存货增幅并不明显。今年一季度为2.17亿元,二季度为2.49亿元,三季度为2.48亿元。 照此来看,10月25日得利斯、龙达肉食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二级市场推动所致,即便基本面存在未来涨价预期也是年底和明年的事了。 华泰证券指出,2020年Q1-Q3猪价可能持续高位运行,而2020年Q4价格如何演绎还需观察19年下半年母猪补栏的情况,2020年为猪价后周期,肉制品企业有望在2020年迎业绩拐点,猪价后周期成本压力缓解,肉制品提价效果显现,冻肉库存使用以及技术创新去消化部分成本压力,利润率有望触底回升。 当然,这是要建立成本转移前提下的,肉制品企业可以顺利消化原料上涨的影响,具备终端产品提及的能力。 假设价格传导不畅,肉制品企业将面临上游、下游两头围堵的尴尬,别说赚钱了,不亏都算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