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从猪粮比价预测猪肉价格未来走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30  浏览次数:213

存栏指标对猪肉价格的预测效果减弱。从过去经验看,生猪存栏是判断猪肉价格走势的常用指标,但由于养殖模式的变化及养殖技术的进步,最近几年存栏的预测效果变弱。

猪粮比价可作为猪肉价格领先指标。经验数据显示,猪粮比价领先猪肉价格及增速15个月左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背后的微观基础是,从养殖利润变化到猪肉供给变化大约需要15个月左右,具体为:养殖利润变化-补栏(1个月左右)-能繁母猪(4个月左右)-生育仔猪(4个月左右)-仔猪生长(6个月左右)-生猪出栏/猪肉供应-猪肉价格变化。

预计年内猪肉价格对CPI影响有限。按照上述规律推测,三季度猪肉价格可能会延续目前的回升趋势,但四季度直至明年一季度,猪肉价格仍有回落可能。近期的疫情可能会导致猪肉需求收缩进而不利于猪肉价格,进一步支持上述判断。考虑到预测时滞可能存在的偏差,较稳健的结论是,年内猪肉价格并不足以对CPI形成明显上拉作用。

正 文

近期猪肉价格回升,叠加疫情影响,关于“猪周期”是否见底的讨论重新升温。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对“滞涨”的担忧加剧,猪肉价格上涨也是很其中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判断未来猪肉价格走势?猪肉价格是否会推动年内CPI上行?从过去经验看,生猪存栏是判断猪肉价格的常用指标,但最近几年这一规律失效。因此,需要寻找新的领先指标,以便为判断猪肉价格走势提供参考。

一、传统领先指标:生猪存栏的失效

传统“猪周期”的核心逻辑链条可以概括为“养殖利润变化-补栏-存栏-出栏/猪肉供应-猪肉价格”。在这个链条中,存栏是关键环节。存栏相当于产能,存栏上升意味着供应增加,猪肉价格应当下跌,反之亦然。因此,存栏是传统使用的猪肉价格预警指标。但自2016年末以来,生猪存栏量屡创新低,按照历史规律,猪肉价格应该继续攀高,然而猪价依然“跌跌不休”(图1)。从存栏预测猪肉价格变化的规律似乎不再有效。

对于存栏预警规律失效的原因,目前已有不少解释。主流的解释是,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提升(图2)与养殖技术进步,母猪产仔率上升,仔猪成活率提高,推动单头母猪产能提升。同时,生猪饲养时间缩短,使得生猪存栏量下降的同时,生猪供给并未显着收缩。如果从出栏产量来看,猪肉价格与出栏产量仍有明显的相反关系(图3),说明从供给到价格变化的规律仍然发挥作用。

结合上述存栏领先性失效、生猪出栏与猪肉价格负相关这两个现象看,供需规律依然有效,只是从生猪存栏到生猪出栏的关系较之前发生了变化。过去生猪存栏增速对生猪出栏增速有六个月左右的领先性(图4),跟仔猪生长至可以出栏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一致。但在2016年底之后,生猪存栏增速对出栏增速的领先规律失效,这正是生猪存栏领先猪肉价格规律失效背后的原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