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龙游3年拆除12000多家养殖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9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437
核心提示:猪价高涨,与供求关系有关。“猪周期”是重要原因,新一轮的“过山车”更让市场变幻多端。“五水共治”抬高行业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的短期阵痛。但从长远看,从龙游发展的大局计,少了低小散养殖场的随波逐流,伴随工业化、生态化和规模化养殖场逐步释放产能,猪价势必回到合理区间。跨入高门槛的养殖户才能跳出“猪周期”怪圈保持长期盈利,并持续进行环保投入,生猪养殖产业才能真正成为美丽的富民产业。3年来,我县投入近3亿财政资金,拆除村庄内、水源地、河道边范围内12000多家养殖场,削减生猪超200万头

猪价高涨,与供求关系有关。“猪周期”是重要原因,新一轮的“过山车”更让市场变幻多端。

“五水共治”抬高行业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的短期阵痛。但从长远看,从龙游发展的大局计,少了低小散养殖场的随波逐流,伴随工业化、生态化和规模化养殖场逐步释放产能,猪价势必回到合理区间。跨入高门槛的养殖户才能跳出“猪周期”怪圈保持长期盈利,并持续进行环保投入,生猪养殖产业才能真正成为美丽的富民产业。

3年来,我县投入近3亿财政资金,拆除村庄内、水源地、河道边范围内12000多家养殖场,削减生猪超200万头,保留规模养殖场全部实行生态化、工业化治理,生猪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全县仍保留912家规模养殖场,已成为全市第一养猪大县,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任重道远,远未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在供需矛盾催生的巨大利益面前,必须为生猪违规复养戴上“紧箍咒”,继续做好减量文章,巩固整规成果,守牢环保底线。

近日,县有关部门对全县15个乡镇(街道)生猪养殖情况进行了暗访,发现不少已退养的养殖户重操旧业。这些养殖户有养殖经验,懂防疫技术,有销售渠道,不及时遏制他们的复养行为,很容易从小搞搞变成大搞搞,应该将其列为重点巡查整治对象。

县、乡、村三级巡查队伍要严格落实县级月暗访、乡级周巡查和村级日巡查的分级巡查机制,一经发现生猪复养情况和养殖污染问题,要立即上报。农业、环保、公安等部门要配合乡镇,对违规复养坚决遏制,对偷排、漏排而造成养殖污染的养殖场,依法进行立案处罚,并取消其整改和养殖资格,列入关停对象,拆除其所有养殖设施,严防复养现象死灰复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