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宜昌市畜牧业绿色发展暨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枝江召开,各县市区分管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的分管局长、畜牧科科长或技术推广站站长、规模养殖场业主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洪学,党组成员、总畜牧师张纯祖,枝江市副市长李奎阳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参观学习了董市镇金龙村二组小雷养猪场“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和仙女镇张家湾村四组华翠生猪养殖场“农牧结合”粪污处理模式。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洪学介绍“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
小雷养猪场"异位发酵床"模式粪污综合利用流程图
在仙女镇张家湾村四组华翠生猪养殖场参观学习“农牧结合”粪污处理模式
小雷养猪场是于今年3月建成,总投资85万元,占地6.5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按照标准化模式建设,实行封闭式管理;配套风机、水帘、自动料线、刮粪机等设施设备。2016年上半年出栏生猪1250头。今年下半年,为进一步提升粪污综合综合处理水平,真正实现粪污零排放,该场在市、县畜牧兽医部门的带领下,学习温氏集团“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投资18万元对全场进行了改造。猪舍内建有粪沟、漏缝地板,将传统饮水嘴改为碗式定位饮水器,实现了净污分离;室外实行雨污分流,扩建封闭式集粪池240立方米、室外生物发酵床240平方米,配套自动翻耙机和污泥泵等设施。改造后,粪污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达到零排放标准,同时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华翠养猪场,建有标准化猪舍700平米,年出栏生猪1000头。该场采用制取沼气、粪肥还田模式对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具体方法为雨污分离+干清粪+干粪堆沤还田+沼气池+污水储存池+污水还田。干粪经过堆沤发酵还田,沼液经封闭管道输送周边200亩苗木林地还田利用。
会上,沈洪学同志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推广枝江市经验,坚定畜牧业绿色发展信心和决心。一是学习枝江市以下经验:争取领导重视,强力推动;政策激励,引导治污;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加强学习考察,推动畜牧业提档升级;强化技术服务,确保建成见效。二是学习枝江市畜牧业绿色发展之路,做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难点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找空间。三是学习畜牧业绿色发展经验,补短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四是要看到畜牧业发展新的机遇。要抓住畜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发展机遇。要抓住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机遇。要坚定畜牧业绿色发展信心不动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多作贡献。
第二方面,下一步推广畜牧业绿色发展经验的具体要求。一要做好汇报,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主要领导重视。二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不断优化工程流程。要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治污的理念,优化工艺细节。三要办好试点。畜禽养殖企业是畜禽粪污治理主体,要算好效益账、环保账、长效账。在2017年春节前,每个县市区要办好一个“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示范点,2017年进行大规模推广。四是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抓紧研究推广主推的粪污综合治理模式。
第三方面,全面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十三五”开门红。一是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市县两级要加强配合、联合做好八项工作督导检查。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提出的“务必讲数据”的要求做好各项业务工作,要真实的没有水份的数据;要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务”。三要克难攻坚,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继续保持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四要在11月底前全力做好夷陵黄牛保种工作,完成建档立卡等工作。
张纯祖同志总结了全市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工作的艰巨性,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枝江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绪炎作典型发言,介绍了枝江市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的作法和经验。
据了解,枝江市2015年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出栏3万头、肉羊出栏3.3万只、家禽出笼974万只,肉类产量10.55万吨,禽蛋产量1.45万吨,畜牧业产值42.2亿元,6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被评选为2015年度全省畜牧强市创建先进单位。近年来,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市畜牧兽医局、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国土、财政、住建、农业、水利、城管、公安以及各镇政府(街办)行政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扎实组织开展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划定三区,优化养殖布局”、“过程控制,推广健康养殖”、“统一标准,改造治污设施”、“分类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粪污排放,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枝江市大力推广养猪“1100、1400”、养牛“1210”、养羊“1531”、蛋鸡“153”、肉鸡“156”等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建立各类标准化养殖模式2180栋,建成部(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个、宜昌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15个、枝江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84个,以标准化推进畜禽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粪污处理无害化。近年来,组织了5次全市性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专题培训;安排1100万元资金对开展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并经畜牧、财政和环保部门联合验收合格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以奖代补”,全市已有39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经过整治通过了环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