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省部共建,建立健全全省畜牧业信息收集、统计监测体系。2008年农业部启动“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计划”以来,辽宁省着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畜牧业生产监测项目,并根据自身情况再扩监测点。近年来,为保证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准确,相继建立了数据预审机制、数据核查机制、考核通报机制和奖惩机制,各地普遍建立了统计监测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数据可追溯,为全省畜牧业趋势把握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根本保障。
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了统计监测工作网络化、智能化。组织开发了“畜禽分布定位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采用实名制录入、乡镇直报的方式,具有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地图定位、调度指挥等功能。村级防疫员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乡镇统计员的电脑终端直接可以传到省级,方便快捷;养殖场的定位信息可以在发生疫病时瞬间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和市场关闭区;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监测数据,可以随时调用、精准分析;输出系统可以直观地导出数据、图表。
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发布手段创新升级。与辽宁移动公司合作,联合开发了MAS短信平台,定期通过短信向全省的畜牧行业从业者和养殖场(户)发送形势分析信息。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联系,在关键时点,通过电台、电视台发布预警信息。借助“辽宁畜牧监测”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缩短信息发布频率。
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生猪预警取得显著成效。以生猪监测为突破口,建立了“周度价格监测、月度生产预警、季度形势会商”的生猪生产监测预警机制,设立生猪预警首席专家和月度分析报告员,向社会公开发布监测预警结果,每季度召开相关企业和专家参加的联席会议,研判未来发展趋势。